南都讯 “我是湖北人,这次家乡有难,我必须回来支援”。接受采访时,许泽清说。2月9日,中山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医院特聘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许泽清医生与其他几位来自珠海市各大医院的医护人员集结出发,驰援湖北,抗击疫情。许泽清已经55岁了,虽然在第一时间报名要到湖北支援,但一开始院方担心他的身体予以拒绝,经过个人多次要求,才最终得以奔赴湖北。“我没想太多,就是觉得一定要回来支援”,他说。
多次申请去湖北
许泽清是珠海市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目前他正在武汉市东西湖方舱医院救治病人。
为什么去武汉支援?许泽清说,自己是湖北人,又是医生,当时听到报名就第一时间给医院领导打电话了。“我自己是湖北人,我是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的,也是在这里读书,我上的是同济医科大学。是这里培养了我,所以说家乡有难我必须回来。”他说。
2020年元宵节的晚上,许泽清终于接到了前往湖北的通知。不过,准备出发的他随后又接到通知,不让去了。“因为考虑到我年龄比较大,就派了一个年轻医生去,然后我就反反复复的恳求,我说我坚决要去,最后就让我来了。因为我以前是做过内科医生,我能够胜任工作。”
就这样,连夜收拾行装,2月9日,许泽清随着队伍一起出发了。深夜,医疗队到达武汉。
一下飞机,许泽清就见到了全国各地的医疗队。“我们大概当天晚上到达,在机场的话就有四五千人。当时就给我很震撼,就是我们国家动用了很大的力量去调动了全国的医务人员,当时我就觉得,我们这一次战疫是一定会胜利的!”
在武汉,他接到年迈的父亲电话,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称自己还在珠海,这次前往武汉的消息他之前只告诉了太太一个人。“到武汉了,子女在新闻上看到了我,知道了我到武汉了,我爸妈打电话时,其实他们知道在武汉。不过我父亲也是医生,他其实也很支持我。”
穿着“纸尿裤湿”工作
目前工作的额状态如何?许泽清介绍,自己第一天上班的时候是从早晨8点钟去接班,“我们是五个医生,要主管400多个病人,就是说基本上我们是从上班的时间,八点钟上班到两点钟,六个小时,一分钟都不能停歇,不停的要处理病人。”
方舱医院实行六班倒的模式,24小时都有医生护士、工作人员,不分白天黑夜,工作人员的数量都是不变的。“我们五个医生,400多个病人,然后我们就分组,一个人分出100多,然后就一个个去查房,工作强度是非常大的,一忙起来以后什么都忘了。”
为了应对长时间的工作,珠海医疗队出发时都带了成人纸尿裤,但许泽清透露,“本来是穿着进去的,但是进去以后因为拼命的出汗,最后一点作用都没有起。”
为了避免上厕所,一般上班前医务人员都需要禁食。许泽清说,如果到了他上班的话,他需要提前三个小时不吃东西不喝水,“为了保持工作状态,就是说不出现低血糖,我要吃几块巧克力要保证有体力,在进去了以后。在里面全部是穿的防护服,在里面喝水,吃饭都是不允许的,如果你吃饭喝水你就已经暴露了,就有传染的机会。”
对于不少医务人员而言,防护服都是个不小的挑战。“穿上防护衣,戴上口罩活动的话,它的氧的消耗量是很大的,就是说我们经常就感到呼吸困难,就是说如果身体状态不好的话,有些人是坚持不住的,管几百个病人,你要一个一个的去查房,一个个的去问,这个工作强度、量非常大的。”许泽清说。
“武汉人很坚强”
目前方舱医院的病患状况如何?许泽清说,方舱医院的住院患者很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知道我们是外地来援助的,对我们这些医生很尊重。”许泽清所在医院的病人一般情况都比较稳定,主要是把轻症病人治好。此外,医院里平时还有人跳广场舞,大家的状态整体还不错。
“我觉得武汉人很坚强,没有一个人是沮丧的,大家很乐观。”许泽清说。目前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尽快战胜疫情。
采写:记者朱鹏景
编辑:朱鹏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珠海“最美逆行者”:你们摘下口罩的样子,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