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侯玉晓 通讯员游玉华 单是穿脱防护服一套流程下来,起码要一个小时;为了避免上厕所大家都不敢喝水,一个班下来真的全身都湿透了,因为出汗太多了也就没有小便;手也因为长时间戴着手套皱巴巴的.....据悉,西区医院已先后派出四批次共5名医护人员奔赴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港口医院疫情第一线。在疫情一线,他们留下了自己的感悟记录。
黄岸佳:看着病人康复,一切付出也都值
这次我所支援的科室为公共应急病区,这里收治的都是新冠肺炎的重症、危重症患者。我每天的工作包括:交接班,总结患者前一天的情况,然后再决定当天的治疗方案。
进行查房后,我随时守在病房窗边,实时观察患者的情况及监测数据。在这里,进入病房进行操作或者查看患者都是需要做好三级防护的。单是穿脱防护服一套流程下来,起码要一个小时。每天上班,我都是需要提前一个多小时到科室做好准备。
二院作为中山收治新冠肺炎唯一的定点医院,物资也是很紧缺,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宽裕。为了节约物资,减少防护服的损耗,大家都会把事情安排得很紧凑,上班前一个小时就要提醒自己不能吃东西和喝水了。
大家都说尿不湿是隔离区的标配,但是经历过的同事告诉我们其实根本就不需要,根本就没有小便,因为出汗太多了。一个班下来,脱掉沉重不透气的防护服,浑身上下都已经湿透了!
不过看着病人慢慢康复,一切的付出也都值了!相信我们很快会挺过去!
袁芳芳:遇上自己职业生涯中很多第一次
这次支援二院,我和黄岸佳主任一样被分配在公共卫生应急病区。
刚来的时候,这个病房住了十几个病人,一种无形的压力和挑战油然而生。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是很害怕的,后来慢慢习惯了就好。
在这里,我遇上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很多第一次:第一次面对如此严峻的疫情,第一次真正执行了三级防护,第一次给确诊的患者进行护理……
这里的同事来自于各个医院,但是大家在一起工作都很团结,相互协作,不分你我,因为大家都有一个信念:只要我们团结在一起,肯定能战胜疫情!
经过大家的努力,现在重症的患者明显减少了。一个月的支援日子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人文关怀的重要,从身边的同事身上看到了医者仁心。
浦靖:累并快乐着
刚去到二院的时候,压力还是挺大的,因为这里收治的很大部分患者都是确诊的,其他患者也是疑似病例患者。
但是经过科室和医院不断地培训,自己也慢慢熟悉新的环境及工作流程,工作开展起来就顺畅多了,习惯了压力也没有那么大了。
这里的同事都挺好,病人也很和善,虽然每天上班都忙不停,但是累并快乐着。
黄宝玲:有一种春暖花开的快乐
当收到市卫生健康局通知需要安排人员到港口医院参与中山新型冠状病毒血液净化隔离观察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时,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2月11日前往港口医院安顿好后,马上就开始上班,当时病区有三十多个患者,加上陪护的家属就四十几人。
上班的第一天穿的是防护服,没有防护服了就穿隔离衣,后面有了防护服继续穿防护服上班,一个班一套,大家都不想浪费防护服。为了避免上厕所,大家都不敢喝水,一个班下来真的全身都湿透了,但是大家都毫无怨言!
2月20日,当看到这批患者核酸监测全部都是阴性,全部解除了隔离办理出院手续时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心里的那种开心真的无法用语言形容,有一种春暖花开的快乐!
我是第一个完成支援任务回来的,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其他支援的同事也可以快点归来!
陈露露:深深的印记只为您的康复
说实话,刚开始第一次进去接触确诊病人的时候,我挺害怕的。戴着厚厚的防护镜跟防护面屏,生怕打针抽血的时候不成功,生怕自己的工作做不好,导致他们更加恐惧,更加害怕。
经过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我克服了困难,认真地完成了工作。在这里工作的26天,我多了很多前所未有的经历,那种生离死别的难受,那些一幕幕感人的话语。
看到肖护长24小时住在医院,陪同那个4岁的小朋友,看到她跟那个小朋友互动,看到她陪小朋友画画,玩游戏,我眼泪都忍不住的掉了下来,心里满满的感动。
每次我们从病房出来,衣服都是黏黏的,脸上也会有戴口罩的印记,手也因为长时间戴着手套皱巴巴的.....但是当我们看到病人一点点好转,感觉我们所有医务人员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编辑:侯玉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