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救治医院协和西院终于实现“床等人”,一线医护一周轮休两天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原创
原创2020-03-02 23:15

WechatIMG38.jpeg

今天(3月2日)下午,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和他的团队,再次在广州连线驰援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简称“协和西院”)的广东医疗队,就新冠肺炎危重病例进行远程会诊。据悉,两地远程会诊常态化运作,每周一下午举行。

协和1.jpg

2月23日,武汉协和西院住院部二楼ICU。以广医一院钟南山ICU团队为骨干的广东省第六批支援武汉医疗队接管了这里。

2月1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广医一院”)组建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由医院副院长、呼吸内科教授张挪富带队驰援武汉。此次会诊后,张挪富回答媒体提问时提到,目前医疗队已建立医护人员排班制度,一周可以休息两天。为保证治疗质量,保持重症病人治疗的连续性,医务人员轮休将通过调整排班时间实现。

谈及一个月以来重症病人的治疗情况,张挪富介绍,和早期相比,协和西院院内重症病人救治的成功率有所提高,死亡率已经降低。

轮休兼顾治疗质量

关于一线医护的轮休,张挪富回答媒体提问时称,一线医护支援工作时长不同,有50多天、一个月和一周两周不等。在广西、内蒙古48名医务人员到来支援后,医务人员力量得到补充,目前已建立了排班轮休制度。

张挪富介绍,考虑到重症病人治疗需要保持连续性,不会安排医务人员整批轮休,而是通过调整排班时间实现轮休。 “比如医生下夜班了,明天休息一天,后天再休息一天,这期间让新来的队员先顶替一下。”张挪富解释,整批十个人以上医务人员轮休会存在病人治疗中断,需要重新交接的问题,影响治疗质量。采取排班措施,可以在保证治疗质量的同时,确保医务人员一周至少有两天可以休息。

协和2.jpg

2月23日,武汉协和西院住院部二楼ICU,来自广州红十字会医院的ICU护士郑慧雯握着60多岁的患者刘阿姨的手,鼓励刚拔完管的她。

2月24日,钟南山院士和武汉前线会诊结束后曾经表示,有医疗人员的轮休制度,他很赞成,医护人员休息是必要的。同时,医疗队伍之前建立的大框架不能整个换掉,那样重新磨合很难,所以主力还需继续保持。

“我到武汉30天还没休息过,上周末本来要休息两天,有些突发情况,还是回医院了。”张挪富表示,一定要逐步落实医护人员轮休制度,保护队伍力量。

协和西院出现空床

张挪富表示,重症病人的救治是协和西院的重点工作。随着援助湖北医疗队伍和医疗设备分批进驻,方舱医院建成,早期床位不够、病人无法及时收治、医患比例较低的情况已经明显好转。协和西院目前收治病人760多个,但床位有810余张,已经出现空床的情况。国内许多危重科、呼吸科的顶级专家也坐镇一线,参与重症治疗:“和早期相比,院内重症病人救治的成功率有所提高,死亡率已经降低。”

在新冠肺炎的临床治疗中,插管是针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治疗的手段之一。关于插管后出现人的呼吸与机器呼吸之间的对抗且导致肺损伤这一现象是否普遍,又该如何解决,张挪富回应称,理论上,在呼吸生理改变以前,插管操作的确会引起人机对抗,但医务人员处理人机对抗是常规操作,不存在技术难题。

张挪富介绍,在病人的呼吸功能无法满足自主吸氧的情况下采取插管操作,可以通过镇静、镇痛和肌松方法,用呼吸机替代病人自主呼吸,改善病人吸氧。待肺部炎症有所缓解和控制,病人呼吸平顺,再降低肌松和镇静,间歇停机,人机可以趋向同步,协调性转好,最后可以实现拔管。


采写:南都记者马辉 王瑜玲

摄影:南都记者 谭庆驹

发自武汉、广州

 

编辑:胡群芳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致敬!战疫中的广东队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