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为32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直接融资额约714亿元,比上年下降52.1%。2019年,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8亿人,网约车客运量占出租车总客运量近四成,在线外卖收入占全国餐饮业收入的比重达到12.4%。2020年共享经济增速将因疫情影响而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预计在8%-10%之间。
具体数字来看:
从数据来看,网约车、在线外卖等一直表现优异。过往的数字可供参考:
2015-2018年,网约出租车客运量占出租车总客运量的比重从9.5%提高到36.3%;在线外卖收入占餐饮业收入的比重从1.4%提高到10.6%,2019年,在线外卖的比重继续上升。
1、2015-2018年,在线外卖收入年均增速约为117.5%,是传统餐饮业的12.1倍;网约车服务收入年均增速为35.3%,是巡游出租车服务的2.7倍。
2、2015-2018年,出行、住宿、餐饮等行业的共享新业态对整个行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分别为每年1.6、2.1和1.6个百分点。
3、2015-2018年,网约车用户在网民中的普及率由26.3%提高到43.2%;在线外卖用户普及率由16.5%提高到45.4%。
《报告(2019年)》曾分析,共享经济成为新型的、弹性就业的一个重要源泉,也成为反映就业形势和经济走势的一个风向标。共享经济不仅成为人们自主择业的重要选择,同时也为社会特定群体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
以网约车、共享住宿、在线外卖、共享医疗、共享物流等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快速增长和消费方式转型的新动能。
此外,制造业产能共享成为新的发展亮点。产能共享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众创型产能共享成为大型骨干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服务型产能共享日益成为生产性服务新模式,中介型产能共享开启“无工厂”制造模式。
发展趋势:
综合相关信息可以看出,共享经济未来发展的一些趋势,其中共享经济对新技术推广和应用、以及促进就业的作用依旧重要。
产能共享融合了制造业大国和互联网大国两大优势,通过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重构供需结构和产业组织、为中小微企业赋能,可以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和倍增效应。随着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产能共享在激发“双创”、培育新模式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共享经济在就业方面的“蓄水池”和“稳定器”的作用将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将根据自己的兴趣、技能、时间和资源,以弹性就业者的身份参与到各种共享经济活动中,成为就业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新增长点。
共享经济将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场景,在出行、住宿、医疗等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将在身份核验、内容治理、辅助决策、风险防控、服务评价、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应用潜力巨大;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步伐也将加快,为共享经济领域社会信任体系和信用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
共享经济领域标准化体系建设将不断加快,共享办公、众创平台、共享医疗、在线外卖等领域都有望出台行业性服务标准和规范。
编辑:任先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