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由于“疫情”的侵扰,不少人过得五味杂陈。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第九期征文“我的春节”第二批优秀作品出炉了。下面这篇,写出了与弟弟相处的故事,从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作者的成长。
烟花
寒假回家,我终于见到我的弟弟。他被迫回老家读书已有整整一个学期。我有几个月没见他了,如今见面,却既谈不上生疏,也不能算熟识,好似自然地就碰面了。
我于是默默安慰自己:我与弟弟之间,本来就是这样的。但之后的相处,却让我有些疑问了。因为疫情,我们呆在家中,玩乐度日。然而这些日子,在记忆中,全然模糊不清,我只记得我们无意义地虚度了它们。我想,我记忆中的春节,是怎样欢乐且让人期待的呀,像……但当我想举出些例子时,却好像又失忆了,脑里空空的,只潜藏着些许惆怅。
今年春节,好像没有了以往的年味儿。直到除夕那夜,弟弟对我说:“老哥,去不去放烟花?”我的脑子轰然一声,似乎裂开了一道裂缝,许多童年的片段,都闪电般地苏生过来了。
还记得,那时包完饺子后,我承接了弟弟的期望,对母亲说:“老妈,我们要去放烟花。”母亲便溺爱地答应道:“去吧,小心点玩。”然而我们这时并不动,母亲便知道我们要她陪我们一起去。她便说:“我还要洗碗呢,不能陪你们去。”虽是这样说,她却极快地洗了碗,拿了点烟花的香,分给我们,我们便一起下了楼。
我们小时候玩的烟花,都不会响得厉害。大多是一种名叫“仙女棒”的玩意,用香点燃了,便嘶嘶地爆出磷火来,照亮周围的地方。我是胆小的,觉得一旦踏入黑暗的地方,就立刻有未知的妖魔瞧着,思量着将我一口吞下。我便催促着母亲,看她拿了“仙女棒”,磷火划出优美的弧线,如同暗夜里淡淡的星光,充满希望,便放下心来。弟弟却比我好玩多了,他拿着“仙女棒”,点燃了,就手舞足蹈,将手中的“仙女棒”乱甩起来,还有模有样,绘出白色的线条,似在夜空中作画,优美极了。
母亲那时总在旁边笑着,不时提醒我们别对着对方。烟花放完了,我们就回去,睡梦里,一年中,总盼望着下一次。
现在弟弟提起烟花,我的眼前浮现起了这番情景,我好像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了。我立刻就要应声答应,但就在这时,一丝顾虑却浮上心头:现在还去放烟花,会不会被人嘲笑?沉思片刻,我拿起手机:“不了吧。”
弟弟好像早也预料到了,也拿起手机,说:“好吧。”但我总是安不下心来。心中的惆怅本来只有些许,现在好像愈发多了,这使我增添了新的忧愁。久违的对于成长的哀思,重新回到心头,又让我非常地悲伤。我想,时光流逝,少年成长,这样的话题,古来人们提到,总是充满着淡淡的忧伤。这样的情感,难道今人不会有吗?
总是一脉相承的。我吟着刘过的那句“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百无聊赖地趴在窗台,忽然发现,已有人在楼下放烟花,是一楼那家人。他们中最小的一个小女孩,只有五六岁,手拿着一根点燃的“仙女棒”,十分快乐地手舞足蹈,把“仙女棒”挥舞成哈利波特手中的魔法棒。我看着她,模模糊糊地,我好像看到我弟弟的身影了。这时候,旁边的一个男人,或许是她爸爸吧,点燃了一个鞭炮似的烟花,巨大的声响吓得女孩扑向一个稍长的女生,那女生也许是女孩的姐姐,她抱着女孩,好像在安慰她,接着便牵着她的手,同她一起又放起烟花来。
我看着楼下的那位姐姐,心中好像明白了什么。我想,成长或许也不是什么坏事,只不过是从眼前的女孩变成了那位姐姐而已,当我们有了所爱的、所想珍惜的东西时,就会想去保护它。所谓成长,就是终于有了足够的力量去做到而已。“我们去放烟花吧。”我回头看向发呆的弟弟。
楼下,女孩仍然在挥舞“仙女棒”,看到有两个陌生的少年,也不怕生,对着较小的那个挥舞起来,那少年也拿起一个“仙女棒”,互相应和起来。人们都笑了,人声中只听另一个少年说道:“小心点,别对着对方。”
鼠年的春节,我没有和以前一样只顾自己放着烟花,却感到了更深的年味儿,我想,是因为我成长了。
名|师|点|评
曾经读过席慕蓉的作品《成长的痕迹》,开头的话引人深思——“也许事情总是不一定能如人意的。可是,我总是在想,只要给我一段美好的回忆也就够了。哪怕只有一天,一个晚上,也就应该知足了。”本文讲述的故事,与这句话颇为相似。面对除夕夜的放烟花,“我”开始是失忆的,弟弟的童真让我回想起流逝的时光,楼下的一对姐妹让我感叹要珍惜所爱,作者借两个场景抒发对人生的感怀,做到有感而发。不过,对于一位小学生来说,我认为,这样的成长来得太早了,文中的感受未免带有阅尽人生的苍凉。我还是建议小宁同学,要用更多的欢笑去拥抱生活,趁着假期用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弟弟。“愿你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郭子健 广州六中语文教师,先后获市“教育e时代”名师、市骨干教师等称号。)
征|文|启|事
#非常寒假#一场始料未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带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非常寒假”。在这段超长宅家时光,我们体验了不一样的在家上学,体验了更多的陪伴和责任担当。让我们一起记录下这段非常时光!
征文对象:中小学生
体裁:纪实(诗歌、文言文除外)
截稿时间:2020年3月10日
投稿网址:
http://h5.oeeee.com/zuowen/
或扫码进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
平|台|简|介
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面向中小学生,聚合优秀师资,提供别具一格的写作主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主写作。每周精选部分优秀作品刊登于报纸,并邀请名师名家点评作品。
统筹:南都记者 梁艳燕
执行:南都记者 叶斯茗
插画:林军明
编辑:刘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