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3月5日,“陆丰151导管架项目”在珠海高栏港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启动建设,该项目整高300米,在已知海洋石油深水导管架领域排名亚洲第一,是中国深水导管架建造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也是整个亚洲在深水导管架建造上的又一重大突破。
据悉,项目建成后,将为南海陆丰油田群服务,为保障国家能源供给的稳定与安全起到积极的意义。
导管架是桩基固定式海上平台的主要支撑,如果把海上平台比作“房子”的话,导管架就是海上平台的“地基”。为了支撑海上平台动辄成千甚至上万吨的庞大身躯与巨大吨位,导管架也很庞大。
目前常见的导管架有三腿柱、四腿柱、六腿柱和八腿柱,陆丰151“大长腿”属于四腿导管架,它的结构特点是通过较大的底盘提供巨大的抗倾覆弯矩,连接件采用相对柔性的构件构成,深水导管架的施工难度大,我国在深水导管架设计、建造和安装领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陆丰151导管架项目建成后,将为南海陆丰油田群服务。
该项目导管架整高300米,比肩珠海的横琴国际金融中心(约337米),只比它低了37米。不仅是“大长腿”,陆丰151导管架还是个“大家伙”,重量约30096吨,相当于17500辆普通轿车的重量。
据中海福陆公司介绍,陆丰151导管架设计水深283.3米,从目前业内已有的资料来看,在已知的海洋石油深水导管架领域,陆丰151导管架的设计水深可以排到世界第十,亚洲第一。这标志着中国在海洋工程领域的施工建造技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毋庸置疑,陆丰151“大长腿”是个实实在在的“大家伙”,建造它的难度可想而知,陆地建造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陆丰151导管架在安装过程中,既有大量的50-100米的细长杆件需要在100米高空安装;又有多台履带吊同时吊起上百吨的结构;在高空总装中还要面对台风等多种恶劣天气带来的影响。
在未来的整个建造过程中,预计高峰期人力将达到800余人,设备方面需要大量的履带吊联合作业,其中最大的履带吊为1600吨。结构物吊装高距离地面最大达到110米,最大吊装重量为800吨。
陆丰151导管架项目除了空间安装难度大,还有大量的焊接工作和变形控制。例如:直径4米长为3米的管子需要挨个接长到约100米,还有大量的井口网格需要确保在统一尺寸精度范围内。这都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焊接变形,来满足规范要求。这些尺寸的精度最低要求要在1‰以内甚至更严苛,只有解决焊接变形,才能达到在100米高空进行精准就位,这都对工艺和建造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
陆丰15-1导管架开工时间正处于国家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此次开工启动会天津、珠海、深圳三地联动采取电视电话形式召开。
受到疫情影响,项目组出现新增人手不足、自有人员不能及时投入,材料设备运输滞后、设计出图进展受阻、物资招评标工作无法按计划开展等一系列的问题与考验,中海福陆管理层迅速调整优化项目组组织架构,并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积极推动各项工作进展,力求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项目的整体影响。
中海福陆介绍,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将采用人员轨迹定位、隐患排查系统、电子档案系统等多项科技+生产+QHSE手段,健康、安全、高效推进导管架建设保证陆地建造按照里程碑计划按时开工。
采写:南都记者 王靖豪
实习生:洪晓可 王士玉
编辑:王靖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