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南都讯 记者伍曼娜 通讯员李辉 近日,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海德学校四年级六班的杨芃芃同学正参与一首歌曲《想念》的制作,这是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项目部主任、优秀青年音乐家陈亮为抗“疫”英雄创作的歌曲。陈亮把杨芃芃同学领进了声乐专业学习的大门,杨芃芃参加了深圳市首届校园好声音,并从区级选拔脱颖而出,将在疫情结束后赴央视录制节目。
一首歌正在紧锣密鼓地制作中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纷纷驰援武汉,无数动人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一名从大年三十就离开家,在一线连续工作了一周多时间的护士,在见到女儿的时候,尽管无比想念,但却不能靠近,只能彼此隔空拥抱。
这个场景让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项目部主任、优秀青年音乐家陈亮老师感动落泪,难以入眠。于是,他写下《想念》这首歌,表达了孩子想念爸爸妈妈,渴望爸爸妈妈平安回家的心情,希望通过这首歌向所有战斗在抗疫一线无私的父亲、母亲致敬,并以孩子的坚强,给父母以信念与力量。
目前,这首歌正在紧锣密鼓地制作中,拟于近日推出,而原唱的小姑娘就是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海德学校四年级六班的10岁的杨芃芃同学。
声音条件好比赛崭露头角
据杨芃芃同学的父亲杨吉勇介绍,陈亮老师对杨芃芃同学在音乐上的引领和帮助,是一种很奇妙的缘分。2017年暑假,芃芃同学随爸爸妈妈到广州参加一次小聚会,在聚会上第一次见到了陈亮老师。因为参加聚会的都是热爱音乐的人,闲下来的时候,大家随手拿起乐器,自由地歌唱起来。
当时,杨芃芃同学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培训,只是平时特别喜欢听歌,而且喜欢跟着唱歌,在学校也特别喜欢音乐课。用她自己的话说,音乐课里有另外一种奇妙的语言。所以,当芃芃同学在聚会上唱歌的时候,一下子引起了陈亮老师的注意,特意让芃芃同学多唱了几首。
后来,陈亮老师特地单独跟芃芃同学的爸爸说:“孩子声音很好,演唱很投入,更重要的是,她的乐感非常好,对音乐有自己的感觉,让她专门去学习一下吧。”
就这样,陈亮老师把芃芃同学领进了声乐专业学习的大门。两年来,杨芃芃同学在声乐学习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积累,稳步地前进。三年级的时候,在学校“放飞梦想”活动中,她和爸爸同台的演出,深深打动了在场的老师和同学。
2019年,她参加深圳市首届校园好声音,并从区级选拔脱颖而出,杀进市级演唱示范班,因小合唱《我家叫中国》受到中央电视台邀请,将在疫情结束后赴央视录制节目。
歌曲制作过程曲折
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杨芃芃同学为了完成《想念》这首歌的演唱和制作,经历了重重困难。首先是编曲,非常时期,几乎所有的编曲老师都滞留老家没有返深,即使联系上了,也没有编曲设备。后来,好不容易联系到一个留在深圳的编曲老师,与陈亮老师反复沟通,来回调整修改,有时改伴奏,有时直接改曲谱,终于完成了伴奏制作。
然而,录制又成了问题,因为几乎所有能够联系上的录音棚都因为疫情封闭了。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在做足了防疫消毒的前提下,老师拿着声卡在办公室录音,由于找不到拍摄的老师,芃芃同学的爸爸自己在家拍,自己在家剪辑、合成,终于拿出了目前这一版的作品。芃芃爸爸说:“歌曲制作的每个过程,都有很多次重复,需要重复多少次,芃芃同学就按照要求投入地做多少次,这完全超出了完成一首歌的本身。”
“这是杨芃芃的第一首原唱歌曲,以这样的主题,能够在这样非常的时期推出,非常有意义——这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芃芃爸爸表示。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海德学校说,这首歌代表南山二外集团所有的同学们,代表所有孩子们向奋斗“抗疫”一线的英雄们发自心底的致敬与祝福。
编辑:向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