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杨丽云 通讯员粤消宣 2019年全省消委会受理投诉总量和挽回经济损失数再创新高,继续居于全国首位。
3月10日,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2019年度广东消委系统消费投诉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去年广东全省各级消委会受理和处理消费者投诉总量,占全国消协组织投诉总量近一半,投诉量主要来源广深两地,占去近九成。从投诉性质看,售后服务、质量和合同三类投诉位列2019年消费投诉前三位。
挽回经济损失5.28亿元
占全国消协组织四成以上
2019年,广东全省各级消委会共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12万多人次,受理和处理消费者投诉373576件,同比增长36.48%,占全国消协组织投诉总量(821377件)45.48%,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5.28亿元,占全国消协组织(11.77亿元)44.86%。因经营者有欺诈行为得到加倍赔偿投诉213件,加倍赔偿金额约42.3万元。
综合数据分析,本年度投诉总体有以下特点:消费投诉持续增长,总量创下历史新高;商品投诉继续增加,服务业矛盾更为突出;品质消费需求明显,消费环境有待提升;个别行业拉升投诉,互联网服务问题不小。
广深两地去年投诉量
占到全省总量近九成
2019年,全省消委会受理投诉总量和挽回经济损失数再创新高,继续居于全国首位。分析发现,消费投诉量与地区经济水平和消费活跃度直接相关。广东是消费大省,消费人口、消费总量多年位列全国第一,增势明显。据统计,2019年广东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664.46亿元,已连续36年占据全国榜首。反映在地区分布上,人口基数大、经济消费最为发达活跃的广州、深圳,2019年两地投诉量共332584件,占到全省89.03%。
近六成为服务类投诉
2019年,全省消委会受理商品类投诉量142993件,同比增长23.57%,占总投诉量38.28%;服务类投诉量219685件,高于商品类76692件,占总投诉量58.81%。
对比近年数据,2015年以前,商品类投诉量一直高于服务类投诉,自2016年开始,服务类投诉量反超商品类投诉,且两者差距不断拉大,整体呈现出投诉重心逐年向服务类投诉倾斜的趋势,反映出服务业逐渐成为消费纠纷集中的领域。
广东消委会分析认为,随着我国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服务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占比越来越大。但服务业的高质量、高标准供给相对不足,此外,在服务消费领域,法律法规滞后、缺位,监管手段措施落后、松散,也是投诉居高不下的原因。
售后服务、质量和合同投诉
位列2019年消费投诉前三位
从投诉性质看,售后服务、质量和合同三类投诉位列2019年消费投诉前三位。
从增速看,安全类投诉高达28356件,同比增长225.86%,排在第一位。此外,价格、计量、人格尊严、虚假宣传、假冒等投诉,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增幅在75%以上。其中,计量投诉10653件,增速91.26%;而关于人格尊严的投诉近年稳步增长,2019年达18022件,增速83.08%,创历年新高。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消费者对品质消费需求趋势明显,从注重商品质量、价格,向更加重视消费安全、交易公平、精神体验等方面发展。但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虚假宣传、合同欺诈、低价陷阱、诱导交易、不平等格式条款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消费场所杂乱、设施老化、管理无序、警示不明等问题仍然突出,引发消费者的不满和投诉。
互联网服务投诉量
占总投诉量第一位
纵向分析近年广东投诉量增长,均与一个行业密切相关,那就是互联网服务。2019年广东消费投诉量再创新高,其中互联网服务投诉高达92283件,同比增长93.29%,占总投诉量24.7%,排在第一位。
以我省某知名互联网企业为例,2019年相关投诉就达到103843件,占全省总投诉量27.8%。除数量巨大,互联网服务投诉还呈现涉及问题多、领域广的特点。在领域方面,网络游戏、共享消费、线上旅游、互联网金融、网上家政、网上地产、网上汽车、网上医疗……覆盖面不断延展。投诉涉及的问题既有游戏封号、虚假宣传、商家违约等消费问题,也有信息泄露、未成年保护、校园贷、金融诈骗等社会问题。
分析认为,互联网服务投诉持续快速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我省是互联网消费大省,互联网产业十分发达,互联网消费领先全国。但发展过于快速带来了行业问题,消费矛盾十分突出。此外,互联网消费领域存在法律规制不够、监管覆盖不全、消费秩序混乱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果您有相关线索
欢迎发送邮件到
也可通过微信/抖音
搜索“鉴定评测实验室”
与“鉴定君”随时互动
编辑:陈养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1年315“守护安全 畅通消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