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吕婧 人在家中坐,骗局从天上来。一位准妈妈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差点被骗走11万元,幸得中山市反诈中心及古镇警方的联动接力,及时识破了骗局为其止损11万元。
3月8日,古镇警方接到中山市反诈中心预警信息:一名古姓女士疑似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现在人正在古镇辖区内。接报后,民警迅速拨打了古女士的电话,但是古女士一直拒接电话,而且短信也不回。民警迅速开展研判,得知古女士正在辖区的一间商务酒店内,民警立刻上门走访。这才发现古女士是一名准妈妈,已有7个多月的身孕。
刚开始,古女士对自动找上门来的警察十分抵触,不相信民警,也不乐意向民警吐露事情经过。劝说无效后,民警只好将古女士带至派出所做思想教育工作。经过近3个小时的思想劝说和宣传教育后,古女士最终相信了眼前是真警察,自己确实遭遇了“冒充公检法”诈骗。
原来,当天早上古女士在江门鹤山的家中休息,接到了一个自称广东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声称古女士有一张电话卡在北京发了很多骚扰信息、诈骗信息给别人,现需要停用。古女士对此表示否认,该工作人员又说,可能是古女士个人信息被泄露,建议古女士报警,并提供了一个北京市通州公安指挥中心QQ给她。古女士添加了QQ账号,对方一开始便发来“北京通州公安刑侦队胡兵”的工作证,并表示古女士在北京办了一张银行卡涉嫌洗黑钱,需要将她所有名下的银行卡冻结。
随后,这名“警察”又将一张“最高人民检察院形式逮捕令冻结管制令”的文书发给古女士,并威胁她,如果不按照程序去冻结银行卡,“北京公安机关”将排人过来抓捕,到时古女士就要在监狱里生孩子。听到这,古女士一下子慌了神,表示愿意听从对方的安排,将所有的银行卡余额全部转移到自己的中国银行卡内以便冻结。
当天下午,古女士从江门鹤山来到中山古镇,准备将中山农商银行存折上的7万元转到自己的中国银行卡内。因为周末银行未营业,古女士又听从对方的安排,先在古镇住宿待次日再办理。期间,对方继续要求古女士下载“借贝”软件,将借来的钱转入银行卡内。直到真警察找上门,古女士还在借款。经统计,古女士通过该网贷软件共借了4万元。
“好险呀,我这11万元差点就没了,警察同志,感谢你们及时帮我止损,下次我不会上当受骗了!”在派出所内,古女士衷心地感谢民警亲自找上门,并为她上了一堂深刻的反诈课程。
警方提醒:
冒充公检法这种诈骗手法比较常见,一般常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等犯罪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市民要切记,公检法机关办案会当面向涉案人出示证件或相关法律文书,不会通过电话、QQ、传真、网页等形式办案。公检法不存在安全账户或者核查账户,不会要求当事人以转账方式查验资产合法性,更不会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索要钱财。
诈骗分子利用软件模拟各类电话号码,遇到恐吓威胁的陌生电话或短信,不要惊慌失措,一定要沉着、冷静,多向身边的亲人、朋友沟通求证,市民也可以拨打96110中山市反诈专线咨询。一旦被骗,马上向警方报案。
编辑:侯玉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