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武汉护士手绘战袍送同事:把奥特曼热干面穿身上干活更有劲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0-03-12 16:49

90x.jpg

热干面、黄鹤楼、樱花……一位95后护士手绘的武汉“定制版”防护服引发关注。

“我喜欢武汉,喜欢下班后去吃地道的路边摊烧烤,随便走进一家小店,就能尝到好吃的热干面,喜欢在解放公园走一走秋天的草坪,看人来人往。”手绘画者是武汉市第六医院的护士陈思敏,她希望缓解同事的精神压力,让她们穿上这套“战袍”,工作更有干劲。

陈思敏出生于1998年,去年7月刚入职。疫情暴发后,她因肺部有阴影被隔离14天,身体恢复后,主动申请上一线工作。

她所在的心血管内科,上一线的90后护士就有10个,占整个团队的一半。作为其中最小的一员,她体验了从业以来的很多第一次。

第一次穿防护服,第一次照顾危重病人,第一次直面死亡……在密闭的隔离区连续工作32天,陈思敏得到了快速成长,她认为95后的年轻人应该承担更多责任。

微信图片_20200312161738.jpg

凌晨手绘“定制版”防护服,穿上后工作更有精神

南都:为什么会在防护服上作画?

陈思敏:平时大家工作都很忙,除了身体的劳累,精神也高度紧张。我们平时最多接触的就是防护服,有时会写上名字或“武汉加油”,但大部分时间都没写,换好衣服匆匆忙忙就进去了。为了缓解她们的压力,我决定在防护服上画画送给大家。

南都:这些画都是如何构思的?

陈思敏:到抗疫一线以来,我每天都会写日记,记下当天发生的事情和内心感受,更多的是对疫情过去后的憧憬。我很爱武汉这个城市,希望能把武汉的特色画出来。

热干面、三鲜豆皮、绿豆汤……这些都是武汉小吃,很多时候都想一切回归正常,想摘掉口罩回家,但是回家之前,一定要再去武汉“过早”,游遍武汉,所以还画了武汉的樱花、黄鹤楼。为了给同事们打气,还画了奥特曼、哆啦A梦这些漫画人物,打跑病毒,让武汉快点好起来。

微信图片_20200312161709.jpg

南都:同事们收到后,什么反映?

陈思敏:3月8日晚上11点下班后开始画的,到凌晨2点画完了7套“战袍”,想让她们第二天工作时就能穿上。大家看到后都很惊喜,很久没看见她们笑得那么开心。防护服只能穿一次,所以合影了很多张,留作纪念。她们说,穿上后工作更加有精神了。

年前因肺部有阴影被隔离,病好后主动申请上一线

南都:过年前,你曾被隔离观察?

陈思敏:我家在湖北大冶,1月21日至23日,我有三天连休,我爸20日在我下班后来武汉接我回家。那段时间,疫情已经暴发,我们医护人员都进行了体检,回家第二天,我的CT结果出来,显示肺部有阴影。医院要求我在家隔离。

微信图片_20200312161752.jpg

还好我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没有咳嗽、发热,血象也正常的,医生考虑为细菌性肺炎,只需使用抗炎和抗感染的针剂和药剂治疗。我打了5天针,在家里戴着口罩,与父母分开吃饭,自行在卧室隔离了14天。

南都:为什么这么快就回到岗位上?

陈思敏:1月23日,武汉“封城”。24日,医院被征用为第三批定点医院,我所在的心血管内科二病区被改造成了隔离病房。全科室也进入了紧急战备状态。

“特殊时期,全员无休,随时待命……”看到工作群里的消息,我心头一紧,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赶紧返回医院,加入战队。恢复期间,ct显示好转吸收,中途做的核酸试剂也为阴性。在隔离结束前,我就申请了返岗,我感觉身体恢复得很好。2月9日,我回到了岗位。

微信图片_20200312161758.png

南都:家人有担心吗?

陈思敏:我爸不让我回武汉,他让我在家再修养一段时间,每次我提到回一线工作,他就会马上转移话题。我妈是医务工作者,她理解我的心情,支持我回来工作。最后回武汉,也是我爸开车送我回来,要我自己保重,注意身体。

体验多个人生第一次,作为95后得到快速成长

南都:在一线工作会害怕吗?

陈思敏:隔离期间,在家里刷微博时,疫情越来越严重,会心慌,看到很多平凡岗位上的普通人坚守工作会流泪。反而真正工作时,心里安定了很多,可能是因为自己也成为了守好本职工作的一员。

南都:体验了从业以来的哪些第一次?

陈思敏:有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穿防护服,第一次照顾危重病人,第一次直面死亡…… 有的危重病人意识会不太清楚,也无法大小便,协助医生治疗之外,还要帮他们倒尿壶、倒便盆、擦屁股。

微信图片_20200312161745.jpg

2月9日,是我返岗后的第一个夜班,12床的爷爷不幸离开了。我和同事一起拔掉他的氧气管、鼻插管,耳朵和鼻孔塞上棉球,遗体消完毒,裹上两层床单,然后等着殡仪馆的车来接走。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平凡的送别,没有一个家属,没有任何仪式。

那一晚,除了12床,情况危急的4床,氧气瓶也是换了一罐又一罐。氧气瓶真的很重,拖了几次我几乎体力耗尽,无法挺直腰板。

南都: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患者?

陈思敏:有一对兄妹,当时妹妹在12床,哥哥在15床。由于担心妹妹照顾不好自己,过了几天,哥哥转去了11床。有一次,哥哥说家里人送东西来了,说什么也要出去一趟,我们是坚决不允许的。

没有办法,最后只简单让他隔着门和家人说了几句话,来送东西的是他的姐姐,也是一名医护人员。来一趟也非常不容易,除了她,家里人都在医院接受隔离。亲人各分几地。看着他们隔门说话的样子,眼睛也湿润了起来。

南都:作为95后,你对职业有什么新的感受?

陈思敏:我们科室有很多年轻护士,10位90后中,算上我有3个95后,我是其中最小的。我觉得通过这次疫情,我们都在快速成长。

有同事退掉返乡机票,有同事取消了原本在年前举办的婚礼,留守在岗位上。我们是年轻人,体力比较好,医院划为定点医院后,都主动提出了进隔离病房工作,今后也会尽最大努力,承担更多责任。

采写:南都记者 张雅婷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武汉战疫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