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武汉无疫情小区:4毛一个馒头秒光,一次配送物资33种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原创
原创2020-03-12 21:37

战役前线.jpg

3月6日,武汉公示第一批无疫情小区、社区、村(大队)名单,民大社区东家属区位列其中。

武汉洪山区中南民族大学社区属于学校单位型社区,有居民2000多户近5000人。民大社区党支书记龚乃超称,社区和学校后勤保障部门在2月17日确定了封控期间学校居民后勤保障实施细则。依托计算机学院开发的小程序,每周居民有两次采购机会,既有套餐,又有个性化需求。

一周为居民集中采购两次

3月11日上午,中南民族大学东家属区全封控管理已近一个月,门口有专人把守,进出管理严格,测体温是必备流程。小区门口旁边停着几辆快递车,等待居民出来取件。

小区内的路上,几乎见不到一个居民。上午近10点,装着肉类、水果、老干妈和20斤蔬菜包的小推车一栋、二栋、三栋、四栋,来到各家属楼栋楼下,分发给居民们。

分发物资的志愿者手里拿着清单,上面有每个人的姓名和电话。但志愿者有时不需要打电话。这里的宿舍楼多是有点年头的老楼,楼层不太高,也没有电梯。站在楼下志愿者向上喊了几嗓子,叫个名字:“你东西来了!”或者径直跑上去,敲门,把物资袋放在门口。不一会,门口开了,露出半个人影,物资进了家,也有居民下楼来取。

封控期间,社区居民的生活物资基本靠集中采购配送。龚乃超告诉记者,每周采购发放时间一般为周三和周六。除了学校后勤保障资源,还有民间团购作为补充。

550x412_5e6a35225e36e.jpg

社区集中采购的物资从食堂冷库装车。

当天早上8:30,社区几名党员志愿者已经在民大学生三食堂集合,任务是将采购来的物资装运到车上,再分散到各个家属院区。食堂有冷库,从外面渠道订的食用物资储存在此。志愿者中,有人专门拿着单子核对种类和数量,其余的都参与到物资搬运。这次的物资有大米、面粉、面条、蔬菜,也有肉类,瘦肉、冷鲜肉、排骨、五花、鸡鸭肉,种类不少,包装完好。另外,还有食堂师傅自制的馒头。

550x412_5e6a352283d61.jpg

居民物资被分拣到推车里送往各楼栋。

上午9:30左右,东家属区的物资被摆在民大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前的空地上。志愿者们再将各楼栋的物资分拣,用小推车推到居民楼下。

550x412_5e6a352268d86.jpg

 摆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水果。

中南民大后勤保障处党总支书记桂孙来记得,从2月17日社区封控以来,这已经是第六轮配送了:“吃的用的,我们尽量满足需求。今天送完了,明天开始新一轮统计。一天统计信息,一天采货,还有一到两天是配送时间”。

食堂馒头四毛一个最抢手

桂孙来告诉记者,他们第一次配送的时候物资有9种,3月11日这天的物资有18种,最多的一次物资采购达到33种。社区居民所需的首先是基本生活物资,如米面油菜肉蛋和调料,还有一些居民缺电池、女性生活用品等。

南都记者从桂孙来处看到一份3月6日的采购单,详列每户地址、电话和采购物资总价,一般是一两百元,少的几十元,多的六七百元。居民需要的生活物资包括蔬菜、肉类、水果,挂面、大米、面粉、馒头、鸡蛋、食用油、调味品、牛奶、酸奶等,以及电池、抽纸、84消毒液、卫生巾等日用品。

550x412_5e6a35227239c.jpg

社区食堂自制馒头非常受欢迎。

民大社区的物资有不同采购渠道。菜、米、油等由食堂供应商供应,“另有一些是需要从商超采购,例如卫生巾、电池、牛奶,因为都在抢货,有时候一下买不到,一有消息要立马再过去”。

桂孙来提到,在社区里,食堂师傅自制的馒头是最紧俏的。“过年只有两个白面师傅在。每次能提供3000个左右的馒头给居民。一份10个馒头,300份,单子一上线,三五分钟就抢光了”,他对南都记者表示,因为是学校食堂做的,大家都放心;另外价格便宜,四毛一个。

400名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

龚乃超表示,民大社区包括东家属区、西家属区和北苑,以及小型独立的法院家属区。据3月5日武汉洪山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关山街道共10个无疫情社区、小区,其中民大社区占了两个:民大社区东家属区和洪山法院家属区。

龚乃超告诉记者,之前整个社区共确诊15例患者,其中东家属区6例,西家属区9例。武汉市的无疫情小区认定标准为:第一,疫情零发生,指的是从申报之日起往前推算14天以上无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天以内无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发热病例、密切接触者等“三类人员”的非解除者。第二,防控全到位,实现宣传引导、封闭管理、排查摸底、消杀卫生、供应保障、组织发动“六个到位”。

“学校领导、各部门等努力下,校园和家属区完全封控,没有闲杂人员进出。如果是封控楼,居民连户都不能出;非封控楼,居民也尽量不要在楼下转,志愿者会进行规劝”,龚乃超称,无疫情小区除了防控到位,同时还需要物资、药物等居民需求得到基本保障。

550x412_5e6a35229d010.jpg

物资被送到社区居民家门口。 

据桂孙来介绍,从1月25日开始,学校后勤保障处一直在防控岗位坚守。最开始主要任务是环境卫生和消杀工作,包括校园、家属区和路面等;2月16日施行社区全封闭管理后,物资配送又成了重要内容。他认为,学校单位型小区,居民主要是学校职工和家属,在组织防控工作时,有一定优势,力量可以更加集中。

龚乃超说,社区原本的工作人员总共只有9个。防控期间,下沉到社区的人员有30个左右,参与东西区的巡视、把快递送到居民手上等工作。人数最多的为党员志愿者群体,约400名。按照几十个楼栋的实际情况,分类分组,成立14个临时党支部,由各党支书记负责统筹各项事务。志愿者的加入,让基层的工作压力得到极大的缓解。

采写/摄影:南都特派记者马辉 陈冲 发自武汉



编辑:胡群芳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