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单向流动,可能被患者、标本污染过的空气全都经过处理以后才排放,这是应对重大突发传染性疾病救治时,负压病房工作的基本原理。3月4日,随着最后一批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病例清零。无一病例转为危重或死亡,无院内感染事件发生,取得“双无”战绩的背后,则是医院5号楼里的“禁区”——负压病区。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全国首家省级应急医院,拥有国家级应急医学救援队、WHO国际应急医疗队,有着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的丰富经验,而负压病房,就是该院平战结合的硬核武器之一。
负压病房如何实现负压?负压病房的气压差究竟有什么用?负压环境下病人会不会出现呼吸困难……南都记者带你一起探秘这个隔离病毒却隔离不了爱的地方。
NO.1 起于埃博拉,用于新冠病毒
负压病房,是指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气压的病房,由于负压病房的气压比外界要低,室内的气流只能“从洁到污”单向流动,而病房里被污染过的空气不会直接排放出去,而是通过专门的管道收集到废气处理设备,经过层层过滤消毒后向高空排放。
“医院负压病房建成于2015年,从选址条件、外墙设计到气压差梯度等都是经过了多方考量和验证的,目的就是要做到科学精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田军章说。
据介绍,省二医作为省级应急医院,在2014年埃博拉病毒国外肆虐的情况下,负压病房是由省政府下拨专项资金建设的项目。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总务部主任杨卫国说,施工完成后使用面积400多平方米,分为负压ICU、负压病房、负压实验室、负压污物处置室和相关负压辅助用房,以及清洁常压办公室。
根据气流方向组织设计,压力控制从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到污染区,依次降低,保证清洁区为正压,污染区为负压。病房内负压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卫生间、负压病房、缓冲间、内走廊、传递区、工作站,相邻压差梯度设计值均大于5Pa,从而实现负压病房相对于大气压低于-25Pa。在各区域形成气压差,通过洁净技术的运用,防止病菌向外扩散。
NO.2 隔离病毒,却阻挡不了爱的传递
“穿着防护服、戴着密不透风的N95口罩、防护帽子、两副手套、眼罩、面罩、脚套,一班6小时内不能吃饭、喝水、上厕所,常常会遇到头晕、头痛、呕吐等症状。”这是负压病房内医务人员的常态,即使这样,他们却从来没有退缩,一直战斗在最前线。
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卓丽,是首批进驻的医务人员之一。“全副武装”的她,每日查房做得要比普通病房的要多一些,这里不单只要详细询问病人体征变化、调整具体用药等,还要顾及病人的心理变化。“他们只能在病房里活动,在里面感觉不了白天和黑夜,会容易感到心情压抑,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多跟他们谈心聊天。”卓丽说。
据介绍,负压病房通风系统各功能区域使用独立化的全新风系统设置,与普通空调不同,负压病房内空调不进行内循环,避免气流因循环而停留在室内空间,也就是说,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分别装有消毒装置的室内全新风空调系统。病房的新风通过新风机从室外抽取,远离建筑物的排风口和各种污染源,经空气处理机过滤后机械送风。
负压病房的送风口和排风口的设置要求极为严格。送风口使用粗中高效过滤设备,层层过滤,空气质量达到细菌总数小于500cfu/m3的要求,不得有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负压病房排风口设在楼顶处,在室内风口处设置了不低于B类的高效过滤器,直接通向室外,有防雨水措施、逆止阀等,防止空气倒流。
房间是负压的,患者会不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当然不会。“虽然压力比外界小,但在负25Pa左右,不会对患者呼吸造成影响。反而良好的通风系统中,在医务人员的精心照料下,会更好得恢复身体。”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吴茂盛说。
NO.3 最危险之处,却是最安全的地方
负压病房就像一个被大“口罩”隔离的密闭空间,病房外的地方很安全,不会受到污染,极大地降低被感染的风险,而在里面有医务人员的贴心照顾,是最适宜新冠患者接受诊疗的地方。可以说,是最危险的更是最安全的地方。
据介绍,负压病房的隔离分为流程隔离和空气隔离。流程隔离是通过建筑平面,严格遵守相关流程,防止病菌外泄。负压病房有严格的功能分区和医疗流程,按功能要求设置四个区域:工作人员生活区(清洁区)、工作区(潜在污染区)、病房区(污染区)、设备区(空调排风机房)。
“医护人员与病人、清洁物资和污染物品都有各自的独立出、入口和严格的流经路线,医护人员从清洁区,经专用通道进入工作区,病人是从病人入口及专用通道进入病房接受治疗,治疗期间只能在病房内活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医教部主任齐勇说,“都必须按照单向流程活动,简单来说就是不能走‘回头路’,我们全程实施智能化监控,病区内无纸化办公。”
而物流则分为清洁和污染二种,从不同出入口进出。食物、药品等洁净物品经工作人员途径至病房前室,由传递窗进入病房。污物及生活垃圾由工作人员收集密封后,经病人通道,于污物室经传递窗送出病区。
NO.4 病房里的“大白”和“大黄”
“防护装备分三个等级,三级为最高级防护,医务人员进入到负压病房工作必须按照二级及以上防护着装,而穿脱防护服都必须按照严格的规定动作和顺序完成。”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刘蕴婷说。
据介绍,二级防护着装也就是我们见到的“大白”,二级防护的每一个穿戴动作都需按照规定顺序进行:N95口罩、工作帽、里层手套、防护眼罩、防护服、防水靴套、防水隔离衣、外层手套、防护面屏。医务人员穿戴防护服时,由感控督导员进行实时督导,这一首创的感控督导员制度,已被广东省支援湖北医疗队指挥部及江汉方舱医院采用,在全国推广应用。
2月10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邢锐随广东医疗队出征支援湖北荆州。到达荆州当天即主动要求到疫情重灾区洪湖市去,他带过去的不仅有先进的重症医学理念和技术,还有一对“大黄”,也就是正压防护服。正压防护服是三级防护装备,对危重病例抢救、气管插管等高危操作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在气管插管过程中,患者的口腔气管开放,病毒会随呼吸喷涌而出,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极大。而正压防护服能将身体与外界环境完全隔绝,通过电机的过滤盒和呼吸连接管系统,及时补充里面的纯净气体,防护服内处于正压状态,由于比外面的压力要大,不会受到外面空气的污染,医务人员能360度全方位受到保护。”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林冠文说。
据介绍,正压防护服由电机、腰带、过滤盒、呼吸连接管、专用防护服等组成。在防护服主体上部设有透明头罩,胸部安装有里外双拉链,还设有上下双密封条,在防护服主体内的呼吸管一端连接着电机,另一端连接着防护服头罩,提供洁净空气,电机系戴在腰带,电机彩屏可显示实时风量、过滤盒状态、电池余量等,通过调节侧面的“+”和“-” 按钮,即可调整风量。
“在这里,已经收治了新冠肺炎疑似病例265例,确诊35例,收治病例居广州市第二位,创造总结出‘感控督导员’、‘二早三化三严’、‘一人一策’、‘分区分型分级’、‘院感晨检’等一大批传染病管理和治疗的鲜活经验。”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观明说。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陈淑华
编辑:任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