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布匹市场分批有序复市,广州国际轻纺城3月10日率先开市。几天来,周边地区人气渐旺,风驰电掣的电瓶车大军成为亮点,穿街走巷,在繁忙的路面,上演各种“骑”技秀,堪称“108式”:横放、竖放、斜放、摞起来放......各种加塞、超载、凹造型,不知道到底是载人,还是送货,总之最后就是一个个“行走的行李包”,还能边走边接电话,直看得让人瞠目结舌!
不管怎样操作,总之,最后的结果是您希望看到的:人货安全送达。体力劳动者,殊来以便捷、快速、有效、低成本地解决问题而获得雇主青睐。古文《卖油翁》里有一句话:“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说的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骑车能骑得如此麻溜,去考个驾照呗,持证上岗。
作为商贸之都,广州专业批发市场众多,市场从业主体更多、人流密集。“全国面料看广东,广东面料看中大”。中大布匹市场从去年腊月底,各商户纷纷拉下卷闸门回家过年,原计划最迟过完正月十五,也都要陆续要返程。不成想到疫情肆虐,铺面重新开张一再延后。一年之计在于春,停工停业,随着时间流逝,耽误的不仅是销量,还有日常开支和全年的利润。揪心的不只有老板,还牵连着千家万户的家庭生计。
中大布匹市场有59个专业市场,近2.3万家商户,集聚来穗人员约15万人。看档口的小姐姐、送快递的师傅、送外卖的小哥、做销售的业务员、开滴滴的大叔、餐饮店小老板、租客、房东、卖保险的小张、售楼处的小陈、健身房的小美、做微商的小王......早出晚归,加班加点,风吹日晒雨淋,为了谋生,不辞辛苦,多有不易。
他们中很多人,
蜗居城中村,
出行的交通工作同时也是生产工具;
他们用诚实劳动,
换取微薄的收入,
建设着辉煌的都市;
他们,
是每一个普通人,
是这个产业链和生态聚落上的一份子,
是这座城市市井生态重要的一部分。
广州,这座时尚、包容、多元、丰富的城市,既有高楼大厦、地标景观的“面子”,又有社区市井、城中村的“肌理”。伟大的城市,都是气象万千,而不必千篇一律:对待不同的城市空间,用不同的方法去管理,制定不同的规则。广州的城市治理,灵活、务实,“对标国际”又聚焦细微处。城中村包容着无数低收入群体的无奈,也承载了他们的梦想和期待,住不起市中心大社区的人,也有了在市中心工作并生活的可能。
复工,让劳动者释放活力,让广州的春天更快恢复生机。美丽花城,因为亲近脚下的土地、共情劳动的人民,在对劳动者的尊重与谦卑中,共同缔结一种善治的文明。(文/陈军 图/南都记者 方谦华)
超级能装的。
编辑: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