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忆警察”张译:努力追上每个角色,每次都有屁滚尿流的感觉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娱乐
原创2020-03-14 10:52

3月7日,一部与“白夜”系列关系密切的硬汉追凶悬疑网剧《重生》在优酷开播,这给近期主打职场剧、甜宠剧的档期带来了一抹亮色。


c215b7dfa5fbdaac.jpg

该剧由金牌制作人敦淇、张为为担任总制片,实力导演杨冬执导,烧脑悬疑剧名编指纹编剧,张译担任艺术总监并领衔主演,赵子琪、张昊唯、赵今麦等主演,《白夜》的重要角色“关队”潘粤明友情客串,更让观众倍感惊喜。


9fd47b6d1875e771.jpg

《重生》讲述了“714枪案”唯一幸存者、西关支队副支队长秦驰(张译饰),在头部遭遇重创后不断与失忆抗争,一边破解错综复杂的疑案,一边追寻枪案真相与迷失的自我。开播前五集,双线并行的悬疑剧结构,在案件侦破过程中主人公不断面对内心的挣扎与拷问,大段的人物内心独白独具文艺范儿,让《重生》显得与众不同。在掀起观剧热潮的同时,该剧口碑赞弹参半,豆瓣开分8分,目前定格在7.8分。


日前,主演张译、导演杨冬接受了南都记者的采访。实力过硬的张译,每一次表演总能给人带来惊喜,而他谦逊地说:“每演一个角色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每一次都有屁滚尿流的感觉,追着角色、够得着一个角色都特别难,不敢期待什么突破,能够演得让观众说:他就是秦驰!就行了。”

微信图片_20200314103230_副本.jpg


2177f17a6ff26571.jpg


看点推荐

开局紧凑悬念重重,节奏如“文火慢炖”

《重生》是“白夜系列”编剧指纹的又一力作。两剧同属一个世界观,讲述的是同一座虚拟城市津港市发生的刑侦故事。《重生》中秦驰所在的西关支队与前作潘粤明饰演的“关队”关宏峰所在的长丰支队互为兄弟支队,从时间线上,《重生》的故事发生在前。


c08d955c5bdcee79.jpg

《重生》开篇叙事颇为新颖,主人公秦驰从梦中惊醒,一个人茫然地面对日常琐事,通过张译的独白将人物在一次“大事件”后丧失部分记忆的内心困境娓娓道来,颇有几分文艺片气息。


ea41118dbd7acb2b.jpg

随后,主线案件“714枪案”迅速闪回,6名配轻武器的刑警与一伙全副武装的走私军火犯罪集团激烈交火,枪战后除秦驰一人,无一生还,一块弹片穿越秦驰的左额进入颅骨,这使他丧失部分记忆,完全记不起当天行动的理由和战友们牺牲的经过。目测,这将是一个极其错综复杂的迷案,与“白夜”一样,所有牵涉其中的人物都有非常多细思极恐的细节,矛头直接对准主角,秦驰似乎有些善恶难辨,每一集都会向观众透露些许关于主线的小线索,所有细节直到最后一集才会大爆发,不到最后都不会真相大白。

伴随这条贯穿全剧的主线,前五集已接连铺陈了两桩惨案,一桩因为家庭暴力引发的四口灭门案,一桩因为亲子关系失衡导致的人口失踪案。副支队长秦驰虽对自己的失忆措手无策,但对眼下发生的案件却保持极为冷静睿智的头脑,与警局同事迅速展开前线刑侦工作,步步接近残酷的真相。

《重生》开局吸晴,把扑朔迷离、悬念重重的气氛渲染得十足,破案节奏有“文火慢炖”之感,松紧有度,留给观众思考和推理的空间。几个案件很贴近当下社会的人与事,施暴者与受害者之间纠结难解的婚姻、家庭和情感关系,很容易引起普罗大众对现实的思考和感悟。


雾都重庆赋予神秘气质,画外音增添文艺范

1d95edd2c0daad7a.jpg

《重生》在“魔幻之城”重庆拍摄,这里高高低低的地势,云雾缭绕的天气,从高空穿行而过的城轨,赋予了全剧神秘的气息,对剧集气质更有帮助。导演杨冬说:“我们戏里连晴天都特别少,我喜欢重庆的阴天,天然带有一种压抑感,与我们的案子扑朔迷离、悬疑重重特别契合,也特别符合秦驰的人物感觉,他失忆了,又在不断在找寻。”


14e55b3ff03d4a94.jpg

观众发现,张译饰演的秦驰无论在追凶过程中、还是重组自己的记忆碎片时,都有大量的内心独白,为了解答“我是好人还是坏人?真实的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主人公一边努力追查外在的案件,一边不断面对内心的拷问,在复杂的人性中不断深潜。从目前剧情来看,秦驰身边人对他评价不一:“他根本就不像个警察”“他连自己人都不放过”,凌乱的信息拼凑起的自我认知,让他认为自己在“714枪案”中犯下错误,深陷自我怀疑,而他的助手、前妻、心理师则像一面镜子,帮他唤醒自我、梳理内伤。

不止秦驰,其他角色也有不少内心独白,大量的画外音令这部刑侦剧颇显文艺范儿,但“破案”与“文艺”这两个看似无关的元素结合在一起,也是《重生》口碑两极化的原因。有人觉得,内心独白有情绪推进器的效果,交代事件前因后果,让人物、故事和情感更加浓烈,令人回味悠长;也有人觉得,大段情绪化的独白令剧作观感奇怪,打破了紧密的破案节奏,导致剧情松驰拖沓。

该剧有“重内心世界、轻破案推理”的倾向?导演杨冬并不认同,他说:“我们第一集就抛出了714枪案的大量疑点,也同时铺展第一个案件的内容,这种双行并行的设置,可以扣住观众心弦。我们有好几个人物设置了OS(内心独白),这些OS很有文艺气质,这是从指纹的剧本最初定下来的风格。我们也面对不同的意见,有人觉得这样的形式会否太另类?我觉得:就大胆去尝试吧!不管是怎样的故事,最终都是为了讲人。”

对悬疑剧的主流观众来说,明快的节奏、硬核的悬疑推理和出彩的角色,才是大家更关注的重点,《重生》试图用强烈的文艺基调与残酷的刑侦案件形成独特的化学反应,这样的尝试和创新,能不能助推剧集?还待观察。


张译挑战失忆刑警,初亮相演技过硬

饰演男主秦驰的,是实力派演员张译,他的演技在圈中口碑甚佳,无论《士兵突击》的史今、《鸡毛飞上天》的陈江河、《红海行动》的杨锐,《光荣时代》的郑朝阳,都令人印象深刻。此次首度“触网”、挑战失忆刑警一角,还担任全剧艺术总监的工作,对张译来说又是演艺道路上的全新挑战。


a820a00bb89d1744.jpg

前五集中,秦驰人狠话不多,疑虑重重的眼神,大量的内心独白戏,和他在侦破案件过程中严密的逻辑思维,都展现了张译在演技上的突破。角色没有刻意设计的装逼桥段,滔滔不绝的推理戏份并不多,张译把重点放在了人物心理的刻画,秦驰死里逃生后的失忆、社交障碍、心理创伤、感情重构,他通过一些表演细节和扎实的台词功底准确传达。


9c094910ed156803.jpg

张译虽不以外貌取胜,但他的“硬汉”魅力极具伤杀力,严肃中透着机智,神秘中带着隐忍,无论与他交手的是一路紧咬不放的督察、稚嫩的刺客小姑娘,还是暗戳戳电话威胁的神秘男人,“秦队”都能用短短几句话将对方秒成渣。剧迷纷纷表示:“这个男主我爱了”“所谓剧抛脸、演技加持型帅哥,就是张译这种演员吧”,秦驰这个角色初亮相便迅速获得观众的认可。

导演杨冬点评张译道:“从看剧本时,我头脑中浮现的秦驰形象就是张译,他是这个角色的不二人选,我没有备份考量。张译对表演特别认真和较真,每天做好功课而来,我说什么他马上就能Get到,在表演上一些即兴发挥总能给我惊喜。有时我觉得这条已经拍得很好,他说:‘再来一条,我稍作一些变化,你在剪辑台上能有多点选择。’让我特别温暖和感动。我们的拍摄条件很艰苦,天气寒冷,他只穿着薄薄的戏服,永远不穿羽绒服,他觉得自己要保持人物的状态,太舒服人物的劲儿就没了。有时我都非常心疼他。”


主角访谈

张译:过去年少轻狂,做得越久就会越敬畏

1c56c2c9cb07b044.jpg


谈角色  怎么演得动人?本着真诚二字

南都:秦驰与你之前饰演的警察角色有何不同?

张译:之前我演的警察角色并不多,这次角色最大的区别是:他不知道自己曾是个怎样的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是很麻烦的事儿。这次表演的立足点在于对“714枪案”的追查、对自己曾经的身份和人格的追寻,当找到所有案件的真相后,他如何面对他喜欢的、和不喜欢的自己。

南都:你和这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点?他吸引你的是什么?

张译:我不清楚自己跟每个角色的共同点,也许我跟秦驰长得很像?我们都受过伤。有导演说:张译这种演员是比较好塑造、好捏鼓的,想让他变成什么样都可以。我不太清楚自己是个怎样的人,但有一个奇怪的事,每演完一个角色,角色某些特点就会长时间留在我身上,演过秦驰后,我开始各种失忆、脸盲、记不住人和事,我开始学会了写日记。秦驰最吸引我的是,他对自己曾经的人格的追踪,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南都:演失忆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张译:如果将来我再遇到失忆的角色,我可能会建议导演:你别把所有的剧本都给到我。当你知道记忆中自己的本来面目,却要扮演一个失忆的状态时,演得还真挺撕裂的!不看完剧本就去演,好像不太敬业,但这样演员可以和角色、和观众达成一致。

南都:剧中你有很多内心独白,怎么把这些内心戏演得更感染观众,对你是一个考验吗?

张译:我觉得影视表演跟魔术师特别像,很多专业的东西不一定能用通俗的话一下说清楚。很多人说:你在《我和我的祖国》里那个眼神是怎么演的?怎么能这么打动人?我想,我的眼睛那么小,还被一个大口罩挡去大半张脸,我能怎么演?无论《我和我的祖国》还是《重生》,我本着‘真诚’二字去演,就可以了。


谈作品    任何创新都不能立刻抓住观众

Q:和《白夜》相比,《重生》节奏有了变化,它作了怎样的升级,才能在悬疑上更满足粉丝对它的期待?

张译:它们不是前作与后作的关系,而是同一时空、同一世界观下,不同的两个故事。没有前后承接关系,不是手机第一代与第二代,没有升级的概念。但我知道《白夜》作了很多方面的尝试,任何新鲜的尝试都不能立刻把观众抓到手里,它肯定和观众的收看习惯作了一些互相适应和探索,我坚信《重生》能在创新的路上越走越好。

南都:你关注悬疑剧的市场吗?你最欣赏的一部悬疑剧(片),它给你带来什么启发?

张译:我人生中接触的第一个悬疑题材是《捕鼠器》,是英国悬疑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我看了电影,又接触了它的话剧剧本,还买了她的整套书。它给我的最大启发是讲故事的方式:我怎么能勾住你,让你接着听我把下面的故事讲完。


Q:除了担当男主角,你还是这部剧的艺术总监,什么机缘促成了这个身份?

张译:感谢这部剧给了我一个新的身份和岗位,它帮助我从更大的格局上看作品,除了演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要为全剧的艺术品质多加一份责任,你会有很强烈的融入感,这部剧和你休戚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会成为这部剧的主人之一。

南都:你期待在秦驰这个角色里实现怎样的突破?

张译:每一个角色对我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这么多年演戏下来,每演一个角色我都有屁滚尿流的感觉,紧张的以完成任务为第一要务。每次我都觉得角色和我差异特别大,我不知道角色长什么样?我能演成什么样?每一回都演得特别累,能够追着这个角色、够得着这个角色都好难啊。你问我期待什么突破?我没什么期待,只要能够把他演得让观众说:他就是秦驰!那就够了。


谈演员  最顶尖的艺术一定是残酷的

南都:你塑造过很多经典角色,从电影、电视剧到网剧,怎么做到切换自如?

张译:我最早是话剧演员,拍了很多年电视剧,近年在大银幕转悠比较多。我觉得最大区别是:表演分寸和尺度拿捏。就像公交车司机,他也能开小车、开货车,在A本、B本、C本之间来回切换。我现在处于学习的阶段,还没有切换得很顺溜,对我们年轻演员来讲,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不断学习和调整,继续尝试吧。

南都:你曾说过,自己是一个不安分的演员,较劲,故意尝试各种性格迥异的角色,以证明自己。现阶段,你较劲的是什么?

张译:过去我说自己是不安分的演员,那是过去说的。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想法,过去的自己有些年少轻狂,现在的自己,努力在追每一个角色,追得特别狼狈、特别不容易。能让观众对我扮演的角色有一个认可,就特不容易;观众对演员的认可,已超出我对这个职业的期待。我当然希望尝试不同的角色,但真有不同的角色给到你,你是否能演得出来?也许在某个行业做得越久就会越害怕。

南都:你对当下的演员行业现状怎么看?与你合作多年的海清发出肺腑之言“求好戏”,你觉得演员是一个挺难挺残酷的行业吗?

张译:全天下干什么行业都不容易。但作为艺术来讲,从小到大,我都觉得表演艺术是一门很残酷的艺术。小时候我看过一篇图文报道,一位芭蕾舞演员指甲掉了,脚尖流了很多血,但她在舞台上还是跳出最美的《天鹅湖》。我感受到,最顶尖的艺术一定是残酷的,背负着苦难的。但我相信,大家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哪怕暂时背负着残酷的过程。

撰文:记者蔡丽怡  实习生陈子丹

编辑:刘芳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