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李榕 2017年3月18日,时任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副主任马晓伟亲自来到深圳,与广东省、深圳市领导一起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揭牌。
3年来,肿瘤防治“国家队”贡献了一所包括外科、放疗、内科等治疗手段齐全,医教研防全面发展的现代化肿瘤专科医院;开放床位近千张,使用率超八成,且40%是市外医保患者;去年荣获复旦2018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华南区医院肿瘤专科声誉排行榜提名,创下“最年轻”上榜医院记录,体现了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弥补深圳短板,国家队扎根深圳
有着60多年历史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是国家标志性肿瘤专科医院,在肿瘤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方面代表着国内外先进水平,更是国家癌症中心依托单位。深圳作为一个具有2000万人口的一线城市,80%以上的肿瘤患者都要外出看病,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短板必须弥补。
“3年,有幸不辱使命!”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院长王绿化说。
在赫捷院士领导下,开创性地提出“一院两区”的发展策略,即北京、深圳两个院区全面共享技术、人才、学科建设等顶尖肿瘤专科医疗资源,北京、深圳两地协同发展。以京深“同质化”医疗为抓手,通过北京专家轮转、深圳医护到总院深造等方式促进人才流动、技术流动和学科带动,“肿瘤防治’国家队’已经在深圳,看大病不必再跑北上广”的新就医理念逐渐为市民广泛接受。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的建设得到了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陈如桂的高度重视。与一般医院合作“挂牌指导”为主的模式不同,深圳医院几乎在短期内“复制”了有60年历史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除了近50位北京常驻专家外,以中国肿瘤界极具影响力的内科专家徐兵河、外科专家徐震纲为代表,包括各科室主任在内的正、副高专家们无缝衔接的轮转制,迅速提高了医院知名度和影响力,并让年轻的队伍迅速得到锤炼,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为“病有良医”拿出“深圳方案”
3年前,当赫捷、王绿化带领第一批北京专家来到深圳时,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将一所综合医院改造成专科医院,医技楼还是半毛坯状态。他们没想到来这里的第一任务不是开科看病,而是从“设计师”和“工头”干起。
王绿化作为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主委,名副其实的全国肿瘤放射治疗“一哥”,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他却只能“看病”不能“治病”,医院放射治疗中心的一砖一瓦都在他亲自监督下完成,直到2018年8月8日开科服务患者。
家门口看大病,不用奔波北上广。“一个肿瘤患者,一两个家属陪同到外地看病,不仅是人的辛苦奔波,影响家属的工作,而且给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是很重的。”王绿化经常拿这样的例子,勉励医护人员做好诊疗就是为患者减负。
截至2019年年底,医院已开放床位894张,超额完成合作协议开放800张住院床位的目标;2019年共诊疗门急诊患者73552人次,收治住院患者19071人次。住院患者涵盖除澳门外的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及1例外籍患者。据统计,住院医保患者中深圳市医保患者占比60%,市外医保患者占比40%。
医院正式运营至今,开放病区由11个增长至21个,增长90%;年手术台数由871台增加至4504台,增长417%,累计手术量达7968台;病床使用率大幅提高,由52.3%增长到84.1%。以胸外科为代表的一大批全市,乃至华南地区首例的高难度外科手术完成,为医院赢得广泛声誉。医技科室业务量攀升,年检查例数均实现翻倍增长。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医院目前常驻北京专家近50人,轮转专家超过100人次,同时通过引进、培养等四种方式不断完善人才梯队。全院员工从2017年不到500人,到现在达到近1000人;取得高级职称人数96人,中级职称人数241人,目前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20人,博士学历67人。
2019年12月28日,深圳市质子肿瘤治疗中心项目奠基,四年建成最先进、最完善、最规范、最标准的世界一流质子肿瘤治疗中心,这将是深圳医疗卫生事业迈向国际先进水平的一个标志。随着医院新增10台直线加速器的一期改扩建开工,加上以王绿化为首的全国一流放疗专家团队运营, 深圳在放射治疗领域将实现“换道超车”。
推进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深圳项目
发挥肿瘤防治“区域医疗中心”作用
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主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肿瘤防控网络和规范化诊治体系,推动深圳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肿瘤防治新高地。
“规范化诊疗是保证患者获益的基础,有了它才能保障患者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王绿化说,医院作为深圳市肿瘤性疾病质量控制中心牵头单位,制定发布深圳市肿瘤放射治疗、肿瘤内科化疗和肿瘤外科治疗3项质控标准。同时,以国家发布的18个肿瘤诊疗规范为基础开展多个病种的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培训。
据国家癌症中心相关统计,我国每年新增恶性肿瘤病例390多万例,受癌症困扰的家庭以千万计,逐年上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其称为“民生痛点”,要求在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等方面推进癌症防治行动。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落地深圳后,为市民带来的第一项民生福利就是推进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深圳项目, 2017-2019,全市完成肿瘤风险评估37876人,累计完成筛查15592人次,超额完成了既定任务量。这项免费公益项目的推进不仅直接让数万市民获得受益,更重要是让癌症“早诊早治”的理念深入人心。
以肿瘤放射治疗为例,大约2/3的恶性肿瘤病人在治疗的不同阶段需要放射治疗,而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深圳却只有3台直线加速器,很多患者不得不忍受身体不适赴外地治疗。除了机器的短缺,还有专业人才不足的困扰。
在放疗开科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完成了包括医生、物理师、技师和护士等全学科团队的全方位培养,为患者得到高质量放射治疗奠定基础。从2018年底开科以来,放疗科逐步开放四个病区,提供180多张床位,床位使用率高达107.53%。通过有效放疗,很大一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缓解、甚至根治,尤其对于广东地区高发的鼻咽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通过放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破解“看大病难”的问题很大程度取决于如何有效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为此,肿瘤防治“国家队”依托现代化技术手段,不断开辟最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新模式,利用MDT(多学科诊疗)会诊、大专家轮岗、公益义诊、线上问诊等方式,推动实现京、深两地同质化医疗服务。
同时,对于疑难杂症,北京总院和深圳医院多学科专家共同对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制定方案,目前已完成双方远程会诊40余次,惠及患者200余人。
王绿化表示,医院将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为把医院建成立足服务深圳、覆盖华南、面向港澳台、辐射东南亚的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肿瘤专科医院而努力。
编辑:柯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