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线上课堂品质有赖于“工匠精神”!中山小语名师录课细节披露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中山
原创2020-03-18 17:17

南都讯 记者侯玉晓 通讯员钟展艳 从2月26日起,中山市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梁雪菊老师迅速召集中心教研组教师及各年级骨干教师,组建录课团队,于当天晚上9:00和23:00两度召开视频会议,商讨实施线上教学的具体事宜。语文录课团队的老师们,集体备课,反复练习,直至能脱稿,流利自如地呈现,可谓是“脱掉三层皮的历练”。

微信图片_20200318155758.jpg

据介绍,有些老师工作和家务“双肩挑”,学校和班级工作纷至沓来,大孩子要上网课,甚至还要照顾二娃。尽管如此,老师们没有丝毫怨言,主动走上教学前线支援。比如,开发区八小的罗秋婵老师为了录制出一节好课,在学校“泡”了几天,研读教材,在教室里对着镜子试讲,一次又一次……晚上回到家安顿好孩子后,罗老师继续琢磨着《燕子》一课怎样呈现才会更吸引学生,家中擅长信息技术的先生也加入到罗老师整理课件,打磨教学环节的过程中……

微信图片_20200318155949.jpg

如何兼顾紧凑的备课时间和课程质量的高要求?开发区中心小学杨艳老师坦言,任务来得很急,她十分激动,“在这样的时刻,能为孩子们做点事,用自己的努力为中山教育添了一份力,甘之如饴。同时,又有点担心对新形式课堂的适应过程。”面对不断涌现的新问题,团队及时交流,梁雪菊老师领队指引课程方向和实施内容,备课组研究不同的课型授课细节,电教站具体指导现场录制……这一颗颗“定心丸”,让她开始坚定信念,重拾信心。

图片7.png

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从团队构建、任务分工、备课思路、教学设计到录播现场,电视课堂录制对质量有着高标准和高要求。比如,在时间的把控方面,18分钟至20分钟一节,18分钟过线算合格,20分钟多一秒都要重录。时间背后是对教材的深入研读、对课型的精确把握,对学情的仔细探测。

梁雪菊老师强调了落实单元的语文要素以及双基教育的核心要求。在保证课程质量方面,参与录课的老师均认真学习了样板课例,明确了分工和任务。老师们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精益求精。例如,南区竹秀园中心小学刘迎春老师为了备好三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二,在仿写句子一题中,跟“提示语”杠上了。看似简单的仿写句子成了刘迎春老师着重突破的点。

平时习惯了对着学生们授业解惑,有师生互动,有现场生成,这次线上课堂的形式对久经沙场的老师们仍是不小的挑战。为确保录制效果,杨艳老师坦言:“在课堂中我们使用的学生作业,学生录音很多都是在预习阶段,老师指导学生来完成的。这样可以丰富录播课的形式,充分模拟现场教学的感觉,以更好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让线上学习充满乐趣,提高效率。”

准备阶段,团队里的老师都会对着镜子,整理仪容仪表,提前录下课程语音,反复听录音,调整语速、语调,甚至哪里应该停顿,留给学生时间思考,都进行精准的设计,力求简洁高效。

杨艳老师表示,录制过程中,教师着装、发型、面部表情、幻灯片的设计以及课堂讲授时长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保证“线上课堂”良好的体验,不仅靠老师们的想象力,更有赖于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当录播的课受到家长、学生和老师的一致好评时,杨艳老师微微一笑,“其实我们没有注意别人怎么夸我们,我们更多的心思要用在准备下一个课怎么上的核心问题上。”

摄影/南都记者吴进

编辑:侯玉晓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滚动:如何给孩子更好进行“线上教育”,中山教育先行者在行动

1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