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教师巧译防疫海报,译品已在公共场所广泛张贴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0-03-20 10:24

近日,广东省委宣传部委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一批防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警示语海报(英语版和韩语版)和对入境人员的广播稿。广外教师发挥自身专业技能出色完成翻译任务。目前,译品在公共场所广泛张贴。

20200320095032304.png

中英版海报。

抢时间,熬夜翻译至凌晨4点

3月3日晚10点接到广东省委宣传部的任务后,广外党委宣传部负责人立即与翻译学院、东语学院负责人联系,并在过程中及时跟进、协调。

广外高级翻译学院教师李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师易超和裴允卿分别完成了英语版和韩语版宣传海报的翻译。李明表示,他于3日晚着手翻译,4日凌晨四点完成翻译任务。对于海报英译文,李明查阅了包括搭配词典在内的众多资料,先后请曾长期在英国利兹大学执教的叶步青先生和广外翻译学院院长李瑞林过目,并根据反馈意见润色修改,反复斟酌。

“翻译过程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心理过程,译者需不断思考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如何转换的问题,力求做到‘信达雅’。”李明说,比如“不接触”直译成英语是“don't contact”,此翻译不符合英语的语用表达,如选择动词“avoid”与之搭配表达为“避免接触”,但不能表达出汉语中“在疫情期间,不要有身体的接触”的意思。因此,最终确定表达成的“avoid physical contact”才是原文的意思所在。

李明表示,本次警示语英译,虽然文字不多,但要表达到位,需要字斟句酌、思虑再三,以充分再现原文信息、简洁明了、清晰易懂、符合英语搭配和英语思维方式,经过润色后的最终英译文版本在3月7日凌晨三点提交给广东省委宣传部。

800x450_5e7422e182fbd.jpg

800x477_5e7422e591774.jpg

译品在公共场所广泛张贴。

克困难,在地下停车场为韩文广播稿录音

广外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师李善完成了对入境人员广播稿(韩语)的翻译和录制工作。李善表示,她所做的这项工作需要先将中文广播稿翻译为韩文,再为韩文广播稿录音。接到任务后,她立即着手翻译与录制。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语言的准确传达,还有情感部分的转化。因文化语境和表达习惯的不同,译者不仅仅要确保中文原义的完整表达,还要照顾听者的情绪和感受。

对于李善来说,录音也是一大挑战,她耗时两天用电脑录制并用录音软件进行后期处理。首日,她用4-5小时录了几十遍,反复听,并不断进行调整。但是因为李善家在山脚下,鸟叫等杂音较多,她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版是在地下停车场录制的,没有太多背景杂音,后期把呼吸声消去后,效果还比较满意。”

南都记者了解到,这批防“疫”宣传海报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制作,内容主要涉及交通、办公、就餐、购物等公共场所的防疫警句,如“搭地铁公交:不聊天 不接触”“办公工作:不聚集 间隔坐”“就餐时注意:用公筷 打包走”“逛商场市场:必测温 戴口罩”等,将用于公共场所广泛张贴。

采写:南都记者 周宇 贺蓓 通讯员 张甜甜 毛珊 欧少彬

编辑:任国庆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