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视角】
3月18日,盒马鲜生在武汉开出一家新的门店,这是盒马自疫情以来开出的首家新店,尽管仅提供线上业务、线下暂缓营业,但仍然标志着其2020年新业务的落地,零售业开始从应对疫情迈向开展新业务。
3月19日,阿里巴巴盒马事业群总裁侯毅举办线上媒体沟通会,对此次疫情以来的影响和应对进行复盘,他向南都记者表示供应链稳定性、人员紧缺、店内经营环境的卫生安全是疫情期间最主要的三大挑战,也是未来要继续加强的地方。对于2020年的业务规划,侯毅提出“双100战略”,即要开出100家盒马鲜生店和超过100家盒马mini店。
对话盒马总裁侯毅(戳视频↓↓)
“胜仗”背后:
门店智能化、组织应变能力是关键
疫情以来,百货店、大卖场等线下零售中的多个业态受到重创,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生鲜新零售业务却异军突起。
疫情期间,盒马线上线下坚持不打烊、不涨价,并快速上线“无接触配送”、“到店自提”、“社区团购”等功能,2月3日,盒马率先和云海肴、青年餐厅开启“共享员工”合作,这一模式随后在全国各地各行业纷纷开展起来,截至目前,盒马与40多家企业的超过5000名劳动者达成了合作。远在美国的亚马逊公司,在美国疫情暴发后也同样复制了这一模式。
盒马提供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全国两百多家盒马鲜生门店迎来线上线下双增长,特别是线上流量大增,是去年正月的2.8倍,比节前消费最高峰也涨了1倍多。3月18日,盒马武汉的第19家门店开业,全国门店数达到了220家。
其背后一方面是盒马所提供的线上线下服务满足了疫情期间各地居民的生活刚需,另一方面则是基于技术武装下的门店智能化和互联网基因所带来的快速响应能力。
据侯毅回忆,正常情况下过年期间线上订单并不多,因此相当一部分人员都放假回去过年了,疫情突然暴发以后,盒马和所有零售一样措手不及。
“但一两天以后,我们发现应对疫情是一个中长期的事情,快速调整了的策略”,侯毅称,第一个应变措施便是,盒马要求所有管理人员春节期间全部到岗,包括分公司的总经理、总监、采购全部到岗上班,由此保证了疫情期间盒马整体工作、运营管理都有序进行,“这个动作还是比较快的,如果晚几天到岗也到不了,回来要隔离。”
其次是力保“不停业、不停供、不涨价”。“核心是盒马前两年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供应链体系,我们所有的菜都来自签约基地,这里面很少受到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侯毅称,第三则是新零售模式下的线上线下一体化。
据侯毅介绍,疫情期间盒马门店在高峰期的订单量基本上达到1万单,“在订单猛增、流量猛增的情况下,企业能不能接得住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侯毅称,传统零售业线上订单能力有限,当订单量一旦到达极限就没有办法扩张,到家模式在这个时候就受到了巨大的挑战,盒马则通过前两年投入的智能化数字系统来保障在疫情期间的生产能力和配送能力。
此外,侯毅总结称,企业的应变能力是关键因素。“武汉从封城到封小区,这种情况下实体门店已经没有人来了,我们用了一个通宵,组织了几十个研发人员开发社区团购业务。消费者在线上下单以后,我们成批次的用公交车送到小区去。这样既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又弥补了没有顾客到店带来的损失。所以在整个疫情期间,盒马武汉门店销售不降反升。”
共享员工的推出同样是门店智能化的体现,据介绍盒马新员工的上岗培训仅需要一两个小时。“表面上看是他们来门店工作,但本质上是盒马用了完全智能化的系统,实现了人与技术的脱离”,侯毅称,门店完全智能化以后会对员工作业的技能要求大幅降低从而让“共享员工”快速上岗,只有把员工的作业难度降下来才能实现真正“共享”。
对于疫情以来的应对策略,侯毅总结为“打了一场胜仗”,“这一场仗打胜以后,团队的士气相当高昂,凝聚力大幅增强,尤其是大家对新零售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复盘三大挑战:
供应链稳定性、人员紧缺、卫生安全
复盘疫情以来的挑战,侯毅指出供应链稳定性、人员紧缺、店内经营环境卫生安全是最主要的三大挑战,也是2020年要重点加强的地方。
其中最大的挑战在于疫情期间的供应链稳定性,今年会把供应链能力放在第一位。
“盒马有自己的加工中心,原来很多蔬菜水果都是自己加工包装的,正常情况下没有问题。疫情发生以后,我们的产能远远跟不上需求。包括原来是用比较简陋的方法做,这次疫情发生以后,我们在想是不是大规模上自动化设备”,侯毅称,“一个企业高速成长,供应链能不能支持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疫情以后,我们会快速的把全国的加工中心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来提升我们的核心能力。
在供应链方面,侯毅表示今年会去建设一批愿意跟盒马共同成长的战略供应商,以及建各种各样的蔬菜基地、水果基地、肉禽蛋的战略合作伙伴基地等,“希望到年底以后,盒马有50%商品外面是买不到的。”
第二个挑战是人力资源上的缺乏。“其实我们能力还可以远远提升上来,共享员工提供了几千人,但人员缺口高达5万人”,侯毅称,盒马正在探索创建共享员工平台的可能性,希望推动建立一个社会化的共享员工体系,而不只是企业对企业的合作。
第三个挑战是对食品安全和食品经营场所卫生安全的挑战。“这次疫情让老百姓对经营场所的健康卫生特别关注,所以疫情以后,我们会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健康的经营环境”,侯毅称。
2020年规划:
抓住同行退场机遇加速开店
对于2020年的新店规划,侯毅向南都记者表示,“原来3月份有十几家新店计划开业,现在都推到4、5月份了,因为工程全部停掉了。但是,今年盒马开新店的进度一点不会变。”
“这次疫情对实体零售业冲击很大,尤其是餐饮业、购物中心,所以大量的企业会退出这个市场,对我们而言是个发展的机会”,侯毅称,疫情导致大量沿街饭店倒闭掉,市场空出的门店对盒马是难得的机会,因此今年盒马开店速度会加快而不是减缓。
盒马mini加快开店。
值得注意的是,侯毅宣布盒马将对旗下业态进行调整,放弃前置仓业务,加快小业态的盒马mini,其中盒马的前置仓业务(即盒马小站)将全部升级为盒马mini,今年预计至少达到100家。
据悉,盒马mini 是去年打造的小店业态,2019年5月,位于上海中海环宇荟的首家盒马mini店曝光,面积约500平米,商品种类超过3000,生鲜种类超过1000种。在商品结构上,mini店进行了全新设计,取消了悬挂链,但运营模式延续盒马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既可到店消费,周边1.5公里免费送货。2019年8月30日,盒马mini首次走出城区,落户上海浦江城市生活广场。截至今年3月12日,盒马mini项目负责人倪晓俊透露,盒马mini已经在上海开出了6家门店,将继续加速在上海复制的同时,会到拥有成熟门店体系的北京、深圳、广州、杭州批量复制。
“盒马mini虽然只开了3个月到半年时间,但是线上订单都已经超过50%以上,基本上每家店线上订单都是在2000单的水平,坪效是普通社区超市和前置仓的四倍多”,侯毅表示,通过对比盒马mini在服务能力和营收能力展示出比较优势,运营数据、客户留存远超过盒马小站,是盒马未来布局的重点业态。
对于盒马鲜生大店和盒马mini小店的分工,侯毅称,盒马mini和盒马鲜生的商品池和采购也是统一的,但是运营体系分开,“未来进入郊区、三四线城市,盒马mini会成为主力业态,但在盒马鲜生已经进入的一、二线城市,这两个业态会保持并行,针对不同商圈我们采用不同的战略组合。”
在商品供应方面,侯毅称会把好吃和健康作为两大升级目标,目前正在尝试扩大有机蔬菜的规模以降低有机蔬菜与普通蔬菜之间的价格差,未来考虑推出一个主打健康的盒马品牌体系,此外侯毅透露盒马在今年首次成立一个新的一级部门“3R事业部”,主要负责半成品和熟菜的研制,满足快速烹饪的需求。
采写:南都记者 马宁宁
视频:胡斐佩
出品: 南都商业数据部
编辑: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