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封城”两个月,“封城”前离开武汉的人们不少计划被打乱。滞留外地,受影响的不止是人,可能还有他们的猫。这些被留在武汉家里的宠物,没等到几天后主人如约返回的场景,却在接下来的几十天里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
武汉那些因主人被迫未归而留守的猫们,幸得有志愿者救助。
武汉有一群专门救助留守宠物的志愿者,也给身处恐惧和黑暗的小动物送去食物和水。人力有限,困难诸多,有时还会遭到误解,但本地不少志愿者仍会不吝援手。
正如他们说的,“动物没有选择,人有选择”。
留守期间的新生命
3月19日晚8点,在疫情期间救助宠物的几名武汉志愿者蒋镓淇、胡珊珊和小白被挡在了小区门外。这里是武昌某高校所属小区,经过耐心沟通,门岗安保还是不让进。前一天,志愿者们已尝试过一次,无功而返。小白前前后后都在参与该小区一户住户家中猫的救助,不知为何最近不能进了。她想了想,前几次进小区,没什么阻碍;尤其是第一次去,小区人员态度还挺好。
上门救助留守猫的志愿者被挡在小区门外。
住户是个男生,被困在外地,对武汉家里的情况很着急。3月18日,他委托志愿者帮忙问问,是否可以由社区帮忙给猫添粮添水。社区回应说不能进住户家里。
他的家里,过年期间有两只猫留守,一公一母。回不来武汉,他先是找在武汉的朋友帮忙喂;后来,朋友的小区管控趋严,再也出不去。于是他多方打听,找到了志愿者。小白第一次去他家是2月20日左右,带去了猫粮。
两只猫都还活着,而且都不瘦,尤其是母猫。给猫喂水的时候,小白和主人视频,主人一眼看出不一样:“你摸一下母猫的肚子,它好像怀孕了,本来很瘦的”。间隔几天,志愿者第二次去时,母猫已生产。志愿者给猫咪喂了营养膏。
留守的两只猫咪都存活下来,一只还生了幼崽。
母猫生了四只幼崽,两只存活下来。小白说,母猫很凶,一直护着小猫。这是小白救助的第一家留守的猫咪。虽然诞生于特殊时期的小猫没能全部留下,“起码两只猫没有发生意外,还添了新生命”,小白认为,相比之下这家的猫已属幸运。
3月19日这次,志愿者原本打算再次进小区,把大小4只猫全带出去,送到住户朋友家,彻底解决问题。一番曲折后,直到晚上9点,志愿者们总算获准可以进小区了。20分钟后,4只猫被放到猫笼里,送出小区。
志愿者们终于能够进门,见到了留守的猫们。
志愿者把两大两小四只猫带走,送出无人看守的家。
两名志愿者去楼上的同时,该社区有工作人员和小白交流了他的看法:“你们志愿者下沉到各个社区,搞民生是最重要的,像帮助空巢孤寡老人,多有意义。救助猫这种,觉得你们有点不对头!”小白和他争辩,该社区工作人员还是坚持,“人走的时候,为什么把猫丢在家里?他怎么不回来呢?应该托付给人的。你们做志愿者的精神,我很肯定。”
滞留鄂州两个月的挂念
绝大多数的猫主人并没有料想到,他们会长时间被迫滞留外地,这不在他们的计划之中,也不在宠物的承受范围之内。
3月19日傍晚,洪山区某小区。从到达小区门口开始,志愿者胡珊珊就和住户全程视频。住户告诉了她密码,志愿者打开密码锁。“听到它的声音了!”开门一瞬间,可能是人太多了,面对突然闯入的陌生者,这只狸花猫“哇呜哇呜”大叫不停。
志愿者救治过程中和猫主人全程视频。
“泡泡,不要害怕,不要害怕”,志愿者叫着猫咪的名字。猫咪惊魂未定,跑出猫窝,又躲进猫窝。猫砂盆外,地板上猫砂、猫屎散落。衣物、纸箱、袋子乱作一团,垃圾桶、可乐瓶东倒西歪,通往厨房的地面还有碎的干面条。没有人住的房间,早已失去了秩序。
猫猫独自在家多日,家里早已乱作一团。
志愿者蒋镓淇边清理砂盆边说:“猫是爱干净的,你长时期不给它清理,它可能就会拉在外面。一般到这种卫生比较堪忧的房间,要替住户打扫卫生,否则对猫的生活环境也很不好”。
生人进家,猫咪躲了起来。
志愿者把盆洗了,给猫换了一盆水;再添上一袋猫粮,够吃半个月的;同时开始对房间大扫除。胡珊珊告诉南都记者,志愿者第一次来这家是3月7日,家里当时更乱,猫把屋里的简易柜一格一格拉开,衣服扯了出来,丢了一地。志愿者最后帮忙整理了回去。
志愿者进门后,开始寻找躲起来的留守猫,还帮主人收拾了家。
这家猫的主人1月21日离开武汉,此后滞留于鄂州。走之前,他准备了两盆猫粮、两盆水、两盆猫砂,预想自己七八天后就返回武汉。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家呆了十几天,盘算着猫粮可能被吃完了,他很着急,开始想办法:“找武汉的朋友,有没有能接过去的,没找到。后来在武汉的一个宠物自救群里,找到一个卖猫粮的,他说可以帮忙把猫粮送过去添一些。当时小区还没有封得很彻底,2月10日左右”。
等找到志愿者上门时,猫咪已经又坚持了差不多一个月。家里混乱的景象吓到了猫主人,猫咪吃的吃完了,喝的水也没了,还到处大小便。猫主人对南都记者表示,猫咪从朋友处领养过来,养了两年多,是他在武汉工作之余最重要的陪伴者。目前,就算武汉彻底解封,何时回来也要看公司具体安排:“谢谢志愿者,没有她们,我的猫可能就饿死了”。
半小时后,志愿者关门离开,从房间带走大袋垃圾。
被忽视的留守宠物
上门喂猫的志愿者人力有限,工作很多,救助宠物只能尽力而为,蒋镓淇自己开的健身工作室还收养了几只。
蒋镓淇是广东人,毕业于武大,在武汉“封城”后组织了一个志愿车队,起初接送医护、筹集运送物资,此外也给社区居民送过菜、救助过孤寡老人,2月又开展留守宠物救助。蒋镓淇告诉南都记者,救助宠物,主要是救助猫:“猫不需要特别照顾,前提是水和粮食放得够多。狗一般会被主人带走”。她说,救助猫的小分队,目前已经有15人左右。
“看着别人忙活,我就忙活起来了。大家互相不认识,不熟悉,就一起合作帮忙,为了同一个目的,很神奇”,胡珊珊和许多志愿者一样,之前也是从接送医护、运物资做起。志愿者小白,本来有想过加入车队送医护,但担心有风险影响家里的小孩,于是在工作之余专做宠物救助。
小白向南都记者表示,在武汉救助过留守宠物的,不止一个志愿者团体。社区不理解、不让进的情景并不稀见:“他们回复,人都管不了,还管猫狗?”
爱惜宠物的主人当然也不少。小白举例,有人求助了一个月才找到志愿者。“一般人会觉得一个月没水没粮,可能就死了吧。既然那么坚持,证明主人舍不得、放不下”,小白说。
小白现在都不愿意回想此前救助的一个两猫一狗家庭。主人养的其中一只猫,是捡回来的,当时处于濒死状态,好不容易养活,所以这次拜托志愿者一定要去看一下。
因为钥匙寄不回武汉,住户有三四十天都没有找到人帮忙。等寄回来钥匙,志愿者开始有些犹豫:“这么久,宠物还能活下来?”志愿者里面女生很多,怕进去只能看到宠物的尸体。
“猫看到生人会躲起来,小狗则会冲出来汪汪地叫。一开门,我们听到狗叫声”,小白描述,家里长期没主人,当时猫狗情绪有问题,到处翻箱倒柜;家里也没有一处可以下脚的,全是宠物的粪便。
脏乱的环境让她直呼辣眼睛。一只猫和一只狗很快出来喝水,另一只猫防备心强,一直躲着不出来。志愿者到处找,把床下的行李箱拖出来,发现猫咪躲在角落里,用主人的衣服把自己遮了起来。庆幸,3只都没死。
(志愿者小白为化名)
文字:南都特派记者马辉
摄影:南都特派记者张志韬
发自武汉
编辑:胡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