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作为深圳的工业大区、产业大区,宝安区的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关系到全区发展。3月25日下午,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各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在发布会上,宝安区区长郭子平介绍了目前对辖区内企业的扶持政策,并重点提到了对企业员工的关爱政策,现场公布了劳资纠纷热线电话,请大家有问题及时反映与联系。
产业工人占到全市1/5
解决“手停就口停”需尽快有序复工
宝安区是深圳市工业大区、产业大区,有商事主体75.9万家,占深圳市1/4,其中工业制造企业5.08万家,占深圳市1/3。宝安区也是一个人口大区,实际管理人口560万人,其中产业工人占270万,也占深圳市1/5。与此同时,宝安区还是深圳市重要交通节点,是深圳国际机场所在地,高速公路、高铁、地铁等等穿城而过。
截止现在,宝安区确诊病例62例,已治愈61例,零死亡。同时从2月16日开始,宝安区连续38天已经没有新增病例。郭子平说,在做好防疫同时,现在工作重点是经济社会发展,复工复产,全力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目前,宝安区3685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在建项目100%复工复产,复工产业工人达243万人。除了规上企业以外,郭子平介绍,宝安区的另一个特点是“三小场所”比较多,小业主比较多,就业人员比较零散,一旦停工意味着“手停就口停”。
在此基础上,宝安区出台了“撑企10条”政策,包括支持防疫物资生产、支持企业降成本、减租金、给予园区和企业防疫补贴,还建立了企业复工复产和重大项目协调联动机制,针对宝安区各类企业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诉求等等。
宝安有疫情重点地区人员44万人
出台多项政策为员工“保饭碗”
尤其是涉及到对员工的政策,郭子平说,对企业员工的关爱其实体现的是一个城市温度问题,因此在“撑企10条”政策以外,还出台了“关爱员工9条”,这九条政策是给予用工的承诺,其中包括:用人单位不得以延迟返回为理由解除劳动关系,对于工资保障,延迟返回期间每个企业按照疫情防控相关法律要支付工资,政府每人补贴1000元等等。
郭子平介绍,宝安区有疫情重点地区人员44万人,占全市第一,其中有17万人是产业工人。“我们出台产业政策就是希望在企业和员工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让所有员工能安心在疫情相对严重区域安心的生活,我们给他留着位置,等待他们回来,同时也减轻企业负担,政府给予补贴。”
除此以外,关爱员工的政策还有线上培训,对延迟返回员工每一天按照每个学时给30元网上培训补贴;对于创业就业延迟返回人员可以免费参加区里各项专场招聘、专场创业辅导;所有延迟回来人员都给予公租房、人才房这方面租金两个月减免;为延迟返回人员提供身心健康在线教学,给予每人30元话费补贴等等。
郭子平还特别强调了该区的劳资纠纷热线电话:0755-29990000,称所有员工如果遇到用工、工资待遇、工厂安排中间不明白不了解情况可以拨打这个热线,一定为他解决现实问题。
租金贷、抗疫贷、纾困基金
宝安采取多种方式为企业“兜底”
除了目前已有的一些政策,针对辖区内企业的痛难点,郭子平介绍,宝安区还采取了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首先是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链断裂问题,宝安区综合采用租金贷、抗疫贷等等跟企业联合,跟银行联合,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这个基础来源于宝安区一直设有金融超市,上面有96家金融机构,能跟宝安区5.08万家企业沟通。在这次疫情过程中,通过政府补贴、银行让利和园区配合,租金贷利率不到1.1%,对各个企业起到实实在在帮助。
其次是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支持,宝安区有创新的政府产业引导基金30个亿,引导基金从设立到现在,返投金额达到13.62亿,从产业引导基金的注入,以支撑企业在市场上能获得更多资本的看好,给予拓展机遇;还有政府科技基金,对企业研发起到中间资助等等。
再者区政府还跟深圳担保集团合作了一个再贷款的资金平台,解决企业在银行续贷过程中的中转期问题,也就是俗称的“过桥费”,通过多种方式为企业兜底。另外,宝安区还设立了上市企业纾困基金,为上市企业提供安心保障等等。
采写:南都记者 傅静怡
摄影:南都记者 胡可
编辑: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