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广州市内各大文博场所也陆续恢复开放。南都民调中心广州公共服务监测榜课题组在3月25-26日期间走访市内部分文博场所,看到已有不少“铁杆”粉丝进馆阅览参观,但也有部分家长未提前给孩子准备好进馆所需的“穗康码”或“粤康码”,需要临时申领,影响了进馆速度。
市内多个文博场所陆续重开
3月11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行业复工复产工作指引》,推进文旅行业复工复产,省内各地市的文博场所纷纷响应,并陆续发布开馆公告。据课题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以及9个区级图书馆已经恢复开放。至于博物馆方面,广东省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广州博物馆及其下属分馆、海珠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属下5个博物馆(景区)、番禺区博物馆等目前也已对外开放。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绝大部分文博场所均实行预约制进馆,每天设有进馆人数上限,开放时间也与疫情前有所不同,还有部分封闭性展厅由于未达防疫要求而暂缓开放。市民前往阅览或参观前务必留意相关公告,并提前预约进馆名额,以免白跑一趟。
广州市内已开放图书馆(可点击查看大图)
广州市内部分已开放博物馆(可点击查看大图)
图书馆暂不提供自习场所,部分博物馆室内展厅继续关闭
由于疫情仍在持续,市内不少图书馆虽然已经恢复开放,但都对馆内阅览作出了一定限制,减少读者在馆内的逗留时间。
3月25日是白云区图书馆恢复开放的第一天。研究员在上午9:30准时到达图书馆,看到已经有读者一早在外等候,开馆时间一到就迫不及待地入场借阅书籍。研究员在馆内看到,目前图书馆的全部座椅及电子阅览室都拉起了警戒线,以示围闭。读者只能在阅览室内站着翻阅书籍,即借即走,暂时还不能像以往那样坐下来慢慢阅读或者自习。馆内多处也贴有提醒,不建议读者在馆内长时间逗留。此外,研究员还留意到,图书馆内的自助借还设备均贴上了一层保鲜膜,方便清洁消毒。
白云区图书馆,阅览座位均已拉起警戒线
同样地,研究员走访省立中山图书馆和番禺区图书馆也看到,馆内阅览区的座椅大多已经撤走,避免读者在馆内长时间阅览,减少人员聚集。课题组统计了12个图书馆的开放通告,发现仅广州图书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从化区图书馆和花都区图书馆仍可提供阅览座位,但都要求读者“一人一桌”或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减少病毒传播风险。与此同时,各个图书馆的自习室/自修区都仍处于关闭状态,尽可能避免市民在图书馆内长时间逗留。
广州图书馆,读者需要以“对角线”形式入座
另一方面,部分博物馆和纪念馆则对展厅重开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据了解,陈家祠已于3月10日重开,南越王宫博物馆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也在3月18日恢复开放。但目前陈家祠和农讲所都只开放露天场所和敞开式展厅,封闭性展厅依然关闭;南越王宫也只允许游客参观户外区域,室内展厅全部暂缓开放。
大人、小孩进馆均需出示预约码和穗康码
受疫情影响,广州目前仍未确定开学时间,不少同学已经宅家两个多月。有家长收到文博场所重开的消息,主动带孩子前来参观学习。
3月25日下午,研究员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门口看到,现场陆续有家长带着孩子进馆借还书籍。但有部分家长未提前给孩子申领“穗康码”,临进馆前才在工作人员的提醒下现场填写资料,而且进馆还需要同时出示预约二维码凭证,以及基于个人手机号码漫游情况的过往14天行程记录,有个别家长显得手忙脚乱。研究员还留意到,由于“穗康码”申领时需要进行人脸识别,这意味着现场申领的孩子需要暂时摘下口罩,可能存在防疫风险。
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门口有多名工作人员指引读者申领“穗康码”
无独有偶,在南越王宫博物馆门口,研究员也遇到有游客打算带同小孩一起入馆时,才在现场申领穗康码,耽误了进馆速度。
对此,课题组梳理了市内部分已经重开的文博场所进馆预约方式。目前绝大部分文博场所均实行“一人一码”的进馆制度,大人、小孩均需要提前在预约系统上提交申请,进馆查验时也需要分别提供“穗康码”或“粤康码”。因此各位家长如果计划带同小孩一起参观,务必仔细阅读进馆规则,提前准备好各类凭证,以免进馆前才发现凭证不全。如果小孩没有手机,家长也可以在自己的“穗康码”基础上继续添加家庭成员,在进馆时一并出示,但绝不可以“一码多人”的方式进馆。
提醒:部分图书馆不可一天内多次预约
研究员在尝试预约图书馆进馆名额时发现,由于广州图书馆以及番禺、海珠、白云、荔湾的6个区级图书馆均采用同一个预约系统,因此市民在成功预约其中一个图书馆后,不能再预约同一天内进入其它图书馆的名额。
目前,“广州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上可预约广州图书馆以及6个区级图书馆的进馆名额。读者进入预约系统后,可以查询不同图书馆的剩余进馆名额,并选择自己的进馆时段。
广图的预约系统可提供多个图书馆的进馆预约
不过,当读者成功预约其中一个图书馆的进馆名额后,如果想再预约在同一天内进入其它图书馆,系统将提示预约失败,而预约其它日期的进馆名额则不受影响。
因此,读者目前还不能在同一天的上午前往某个图书馆内借阅书籍后,下午再到其它图书馆借阅更多书籍。如果读者确有需要同时借阅不同图书馆的藏书,建议优先选择“送书上门”服务,或预约不同日期的进馆名额。
而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以及花都、增城、从化的3个区级图书馆由于采用不同的预约系统,目前可以同时预约同一天内的进馆名额。
注意:个别场馆预约通知可能存在偏差
另一方面,研究员还在本次走访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场馆的预约系统可能仍存在一些漏洞,导致市民收到的预约通知与实际开馆时间存在一定偏差。
3月25日中午12时左右,研究员在省立中山图书馆门前看到有读者前来借还书籍,但被工作人员告知其已经错过了开馆时间(9:00-12:00),而且图书馆内正在进行消毒、不接待任何读者。该名读者表示自己收到的预约短信显示开馆时间为9:30-12:30,没有迟到,并据此与工作人员争论。
研究员也核对了自己收到的预约短信以及图书馆的开馆公告。在图书馆发送的预约短信中,确实显示当天上午的进馆时段为9:30-12:30,而在微信公众号的开馆公告上,则写明上午的开放时间应为9:00-12:00。
3月25日的短信中,提示进馆时段为9:30-12:30
微信公众号的公告中写明开放时间应为9:00-12:00
研究员随后咨询了在场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对此道歉,并解释称图书馆的开馆时间一直以来都是9:00-12:00,这一问题可能是系统出现错误,他们会尽快跟上级反馈,并及时修正问题。当天下午,研究员再次尝试预约中山图书馆的进馆名额,其预约短信已经将进馆时段修正为9:00-11:45。
3月26日的短信中,进馆时段已经修正为9:00-11:45
对此,课题组也呼吁各个已经重开或计划重开的公共场所,及时检查预约系统是否存在漏洞,确保发送给市民的信息准确无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此外,由于不少文博场所在开放时段结束前15-30分钟就会暂停市民进馆,有计划进馆参观或阅览的市民也应尽量提早到场,具体的开放时段以馆方的公开通知为准,以免错过预约时间。
广州公共服务监测榜第24期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主持:谢斌 张纯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李伟锋 文轶然 涂长芳 谢小清 蔡正广 实习生 梁顺钰
摄影:李伟锋 文轶然
编辑:文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