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很多大学生春节假期和亲人“宅家”抗疫时,她却每天早出晚归,与数不清的消费者“面对面”。即使只是一名“实习生”,但“责任”二字让她在疫情暴发最严重的时期,没有躲回到父母的怀抱,而是毫不犹豫地坚守在岗位。她说:“虽然我无法像白衣天使们一样抗疫在一线,但只要国家需要,我就愿意贡献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
点击图片,打开视频看看梁思玉的故事 ↓ ↓ ↓
梁思玉是一名今年夏天就要毕业的在校生。
她就是梁思玉,一名今年夏天就要毕业的在校生。虽然戴着口罩,青春的气息依然从灵动的双眸中洋溢出来。2018年9月,她利用课余时间来永旺宝泰店做兼职,成为一名收银实习生。疫情爆发后,很多同样做兼职的同学打了退堂鼓,她面对父母的极力劝说,却始终坚守在岗位。
她利用课余时间来永旺宝泰店做兼职,成为一名收银实习生。
“爸妈一直让我回家。其实我也害怕,但是如果我辞职,有可能就会造成人员紧缺,从而影响市民的正常购物。虽然我是一个实习生,但‘顾客第一’也是我的工作理念。”
大年初二开始,受疫情及武汉封城消息的影响,广州的超市普遍出现了抢菜潮。梁思玉的工作量骤然增加:“有很多顾客都是一个人推着几辆购物车来结账。”为了尽量减缓排队情况,她只能加快手速。
因为在上班的路上,要经过几个测量体温的防疫站,梁思玉每天都会早早地出门。来到公司后,还要进行测温和登记信息。上岗之前要用洗手液清洁双手再带上手套,并用消毒过的毛巾将收银台擦拭一遍。这是她每天重复的工作,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
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外出购物的人也越来越多。记者去采访时,门店的收银线已经全开,还有不少市民在排队。和其他岗位的人员不同,收银员可能是超市里与顾客面对面接触最多的工种。因为带着口罩,梁思玉只能大声地和顾客交流。一天下来,嗓子又干又哑。
虽然戴着口罩,青春的气息依然从她那灵动的双眸中洋溢出来。
下班回到家,梁思玉总要把全身喷一遍酒精才敢进门,换下的衣服也要浸泡在消毒液中消毒。虽然有人说,在超市这种不是很透风的地方工作很危险,但梁思玉想到的却是,如果大家都不上班的话,人们的菜篮子就得不到保证。“对我来说,认真服务好每位顾客是一种责任,尽职尽责,才能不辜负自己得到的工资和信任。
明天,我们将推出抗疫中的平凡人视频新闻报道第五集《抗疫中的平凡人|退伍老兵把儿子的婚房借给返城同事做隔离房》,敬请关注!
更多人物故事请点击:
采写:南都记者 伊晓霞 周佩文
编辑:周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