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粮食专家方言:世界粮食安全有保障,警惕投资者借机炒作粮价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0-04-03 11:22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期多国出台了不同程度和范围的农产品出口限制,多个国际组织担心,这会引起“示范效应”,进而演变为全球粮食危机。

3月31日,世卫组织、粮农组织、世贸组织联合发表声明:各国在采取行动保护其公民的健康和福祉时,应确保任何与贸易有关的措施都不会破坏食品供应链。

一些国家的出口限制政策也有所调整。3月25日,越南暂停签署大米出口合同。3月31日,越南工业和贸易部向越南总理阮春福提议,从4月份起恢复稻米出口,出口量定为40万吨。该部门还建议,在疫情期间对稻米出口实行每月配额。

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如何?多国收紧粮食出口是否会影响中国的粮食供应?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研究员方言分析,从当前情况看,全球的粮食安全有保障,疫情中的粮价上涨并非由产量不足引起,而是农产品供应链出现了问题。

方言曾任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长期参与中国的农产品政策制定。她目前也是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委员。

她表示,中国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库存正处于历史最高水平,2019年粮食进口以大豆为主,小麦、稻谷各进口200-300万吨,且主要为品种调剂。

“公众大可不必惊慌,中国保障市场供应绝对没问题,无端的恐慌情绪反而可能让商家趁机涨价,恶化市场环境。”方言说。


pic_817963

广州从化艾米5G数字农田。南都记者 何玉帅 摄

各国应消除贸易壁垒,保持全球供应链

南都:近期多国限制粮食出口,是否会影响全球粮食安全?

方言:衡量粮食安全的关键指标之一为“库存消费比”,反映紧急时刻库存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份额,粮食作物生产周期长,自然风险大,生长期最短的早稻也需要约90天,所以这个指标非常重要。粮农组织认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所必要的起码水平是库存占消费量的17-18%。

2019/20年度全球谷物产量达到27.1亿吨,贸易量4.2亿吨,库存量8.6亿吨,分别比2007年世界粮食危机时增加了27%、54%和97%。谷物库存消费比达到30%,比2007年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从总量上看,全球粮食安全有保障,疫情中的粮价上涨并非由产量不足引起,而是农产品供应链出现问题。

不过,由于粮食生产在全球分布不均、贫困和收入不均衡等原因,局部地区粮食安全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果贫困地区因疫情停工停产,家庭收入肯定会受到影响,可能无力购买粮食。

南都:近期,国际粮食价格出现波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小麦价格曾在三月中下旬上涨约15%,如何看待当前粮价出现的波动?

方言:粮食是人类必需品,弹性很小、刚性很强。粮价也是百价之基,只要有突发事件,价格就可能波动。近年来的粮价波动都不是孤立事件,除自然灾害减产外,常与政治事件、石油价格、等相挂钩。由于粮食期货交易的存在,粮食的金融衍生品属性也越来越明显。

2007-2008年国际粮食危机时就曾出现粮食价格飙升。当时美国减产、粮食库存下降,石油价格上涨,以玉米为基础的生物能源增加等因素叠加,导致国际粮价上涨。2008年3月底,泰国宣布停止大米出口,4月初国际大米价格一度触及每吨1000美元,创20年来最高纪录。

随后,由于粮价高涨,很多国家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当年粮食产量增加。到2008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暴发,与能源价格回落等因素叠加,国际投机资本从农产品期货市场撤回,到2008年底,粮价以极快速度回落。

当时我在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工作,2008年恰逢清明节首次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我们也没有休假紧急研究应对措施,因此印象极深。

由于当前粮价不平稳,全球经济也呈下行趋势,投资者很可能借机炒作粮价以弥补损失,这与2008年的粮食危机情况十分相似。长期看,疫情可能导致全球消费需求减少,若传导至生产者,会因对市场的悲观情绪而减少农作物种植。

但目前全球粮食库存状况已大为改观,只要疫情得到控制,恢复正常的进出口秩序,粮价就会平复。

南都:世界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近期表示,世界各国应该立即采取行动,最大限度减少新冠疫情对粮食供应链的冲击。疫情之下如何维持粮食全球供应链稳定?

方言:维持全球供应链稳定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各国都要有所行动。各国在疫情防控的同时,也应在粮农组织的框架下,加强贸易政策的沟通,消除贸易壁垒,共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这样对农产品进出国和出口国都有益。

目前各国都大幅缩减客运航线,但货运不能停。如果货船发生疫情对粮食运输的影响很大,应加强港口和船员管理,加强船体消杀,以保证货船安全、保障贸易畅通。

中国小麦、稻谷对进口依赖度低

南都: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每年进口量在1亿吨左右,约为全球粮食贸易量的四分之一。多国限制粮食出口会否对中国的粮食供应产生影响?

方言:这是一个统计口径问题,国际上大豆不计入粮食。2019年,中国谷物进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3.4%,小麦进口350万吨、稻谷进口约250万吨,且主要为品种调剂。目前,中国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库存也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中国可以实现粮食自给。

对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大豆,目前主要出口国巴西、阿根廷的大豆收割正常。由于疫情封路一度造成国内运输不畅,政府介入后,部分道路开放、港口工人保护得到了加强。据中国汇易网信息,3月份巴西大豆出口达到1160万吨,同比增长38%,创下当月历史记录。

美国疫情虽较为严重,但大多数患者集中在东西海岸。中部“粮仓”地区除伊利诺依州外,其他地区受影响较小,且田间的作业环境空旷,疫情对农业种植的影响比较小。美国农业部3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大豆种植意向面积2.06亿公顷,比上年增长10%。

(注: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4月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国口粮年均消费量为2亿多吨。2019年中国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多吨,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不进口也不会导致国内粮食供给短缺。进口的大米、小麦分别只占国内消费总量1%和2%,主要起到品种串换和调剂作用。)

南都:有公众担心国内的粮食供应开始集中购买,这是否有必要?

方言:公众大可不必惊慌,中国保障市场供应绝对没问题。随着中国疫情的缓解,货物流通已不成问题。没有囤积抢购粮食的必要 ,而抢购带来的恐慌情绪反而可能让商家趁机涨价,恶化市场环境。

今年粮食生产稳字当头

南都:春播粮食面积约为9亿亩,占全年粮食面积一半以上。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此前也发布了春耕生产工作指南。如何判断今年国内的农产品生产形势?

方言:目前冬小麦长势良好,若后期只要不发生极端天气,夏粮生产问题不大。今年的粮食生产重点在于稳定水稻面积。近年南方地区 “双改单”势头较猛,双季稻面积下降。早稻播种面积逐年降低,从2015年的8200万亩下降到2019年的6675万亩。

2月底,国家发布今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2020年每50公斤早籼稻、中晚籼稻价格分别较2019年增加1元,传导出稳定面积的信号。稻谷是重要口粮,近几年全球稻谷贸易量约4500万吨,国际市场调整的余地不是很大。

早稻面积减少,意味着晚稻的生产也会受到影响,抓好早稻生产,晚稻就有保障。等早稻成熟后,国家应关注收购进度,如果收购情况不好,就会影响晚籼稻种植的积极性。

同时,也要加强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一旦大面积发生,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很大。目前春耕已经从南到北展开,农业农村部也在积极做工作。

南都:农业生产可从这次疫情学到哪些经验?

方言:此次疫情是对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一次考量,特别是粮食调入省和平衡省,可以考察他们是否按要求储备足够的粮食。(注:国家要求粮食产区保持3个月,销区保持6个月,产销平衡区保持4个半月的市场供应量。)

从这次疫情的经验看,各大城市周边应当保留菜地以保证新鲜时令蔬菜的供应。疫情对鲜活农产品的长途运输成本、经济安全性、供应及时性敲响了警钟。疫情引发了对农业生产方式的思考和反思,大中小城市,距离远近都要兼顾。

采写:南都记者 宋承翰 实习生 王森 发自北京

编辑:任国庆,吴斌

5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