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昌长大,刚从英国参加毕业典礼归来的四川女孩小王怎么也没想到,在过去三个月内,她先后经历了疫情、成都地震和西昌山火,并因此上了微博热搜。
去年8月,小王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完成学业,回到四川成都的家。年初的疫情打乱了她找工作的计划,只能宅在家里,却被成都突如其来的5.1级地震惊扰;2月中旬,她到英国参加毕业典礼,回国后得知,国内出现一起输入性病例,正是来自布里斯托;担惊受怕地隔离了十四天后,她回到老家西昌,却遭遇森林大火,连夜撤离。
“我觉得既不幸又幸运。不幸的是,我几乎每一步都恰好踏在了灾难发生的节点上;幸运的是,虽然每件事情刚好都经历了,但都有惊无险。”4月2日,小王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感慨,“很多事情是你控制不了也避不开的,把每一天过好很重要。”
疫情遇上5.1级地震,犹豫该不该跑出去
2020年已过去四分之一,小王至今都觉得,这年的开端简直太魔幻了。
去年8月,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留学的她完成学业,回到成都的家里。那段时间,她还在苦恼就业不易,在家准备相关考试。
今年春节前三四天,她上网浏览新闻时,开始发觉疫情的严峻性。1月20日,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视连线时明确表示,此次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的现象。“我从那时候起就不太敢出门,家里只有母亲偶尔出去买菜。”
1月23日,湖北武汉史无前例地宣布“封城”。各种关于疫情的消息接踵而来,让小王一时难以消化,“每天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看今天新增了多少病例。看着数字在涨,但无能为力。”
找工作的计划被打乱,原定于2月举行的毕业典礼也因疫情的到来变得不确定。1月26日凌晨,球星科比坠机丧生也同样让她备受打击。“科比是除了姚明外我最喜欢的球星。”小王说,这些坏消息让她心情沉重、惴惴不安。所以后来突遇地震时,她的情绪已到达爆发的临界点。
2月3日0时05分,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发生5.1级地震。彼时,小王正在书房里读书,感到摇晃时,她一时没回过神来。母亲很快跑来书房,房间里有个很大的落地窗,担心玻璃震碎伤人,她赶紧将还在怔愣中的小王拉了出去。
“在那种情况下,跑吧,外面有病毒,不跑吧,又地震。我不知道到底该出去还是该躲在家里。”小王说。
所幸不是大地震,经历过数次小地震的四川人对此习以为常,小王告诉南都记者,“基本上每年都有小震,因成都出太阳发朋友圈的人都比因地震发朋友圈的人多。”
在家里的墙角躲了一会,母亲就站起来说:“睡觉。”但小王睡不着,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让她反应不及。在不安与沉重的心情中,她彻夜辗转反侧。
去英国参加毕业典礼,街上无人戴口罩
让小王感到高兴的是,去往英国的航班没有被取消。2月17日,她如愿乘飞机到英国参加毕业典礼。
小王告诉南都记者,原本国内有六七个同学相约一同参加毕业典礼,但受疫情影响,许多航班被取消,一些小区、村里也陆续封闭,最后能去英国的只有一两人。
小王和同学坐的是国航。登机前量了体温,飞机上很空,隔一个位置坐一个人,所有空姐都戴着口罩。到希思罗机场后,飞机停在了离海关很远的停机坪上。下飞机后不再需要测量体温,也没有人戴口罩。
小王回忆,她在英国一共待了十天,期间几乎没有感受到疫情蔓延的紧张气氛。除了在伦敦到布里斯托尔的大巴上,原本坐在小王几人前排的外国人,注意到她们后,换到车的后排就坐。街上没有人戴口罩,而她担心被歧视也不敢戴口罩。
在英国的最后一天,小王从伦敦坐火车到希思罗机场。她在火车上碰到了一名工作人员,得知她来自中国后,工作人员告诉她:“我们每一天都在为你们祈祷,希望你们尽快能好起来。”
2月27日,小王乘坐飞机回到了中国。过关时,工作人员要求她填写了入境申请表,仔细询问了她是否到过英国以外的国家后方才放行。彼时,归国留学生还未被强制要求集中隔离,小王自己在家隔离。
刚隔离了三四天,英国疫情全面暴发,而国内通报一起输入性病例,正是一位中国公民从英国布里斯托尔返回后确诊。“当时被吓到了。布里斯托尔不大,那两天我参加毕业典礼,市中心、学校都有去,所以很担心,非常严格地执行了14天的隔离。”
后来她了解到,自己恰好避开了最坏的时刻。“疫情越来越严重时,许多师弟师妹都想买机票、改签机票回国,但那时已经很困难了。”
隔离期满后不久,3月15日,小王回到了西昌老家。
山火烧红天空,背毕业学位证连夜撤离
“原本我是想回西昌晒晒太阳的,结果遇到山火。”小王感慨,躲过了前面两劫,不料更惊险的还在后头。
3月30日15时51分,西昌市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接到电话报警,马鞍山方向发生森林火灾,初步判定,起火位置位于凉山州大营农场,由于风势较大,山火迅速漫延至泸山。
山火烧起来时,小王正在书房里看书。“从我家能远远地看见有山火在烧,一开始并不严重。而且这一带经常会发生山火,所以大家也没太在意。”
小王在西昌的老家位于郊区,马道街道办事处背后。据她描述,从家出发走20分钟左右能到达附近几座山的入口,这几座山与此次火势严重的泸山正好连成一片。
“我妈妈说她年轻时还曾上山打火。我在去外地读高中前,记忆里也有好几次山火。” 小王告诉南都记者,平时居住在此地的父母,已习惯了常有的山火。因此,尽管当天下午到西昌市区的道路封闭,大批消防员也早已赶往现场救火,谁也没有预料到这之后的一夜惊魂。
当晚小王与朋友视频聊天,结束时已过0点。其间曾短暂地停过一次电,家人早已熟睡,谁也没在意。临睡前刷微博看到“请马道液化气站5公里内的市民有序撤离”的消息时,她才发觉事情不对。
3月30日20时56分,由于西昌市马道、经久交界处山火还未扑灭,威胁到附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西昌市公安局发布通告,请居住在西昌学院南校区至海河1号、马道液化气站5公里内所有市民听从现场民警指挥,有序撤离。小王家恰好就在撤离的范围内。
看到官方通报后,小王迅速跑去外面看了一眼,对面的火已经把天空烧红了。她赶紧把母亲叫醒,母亲回应道:“没事,每年都烧,睡觉吧。”
小王不放心,她翻看了一下微博实时,发现很多住在马道街道的人已经开始撤离了。她又将母亲叫起来,母女俩出门一看,小区里已经有人开车往外走了。有人收拾了包袱,背着往外走时,经过她们身边,说:“赶紧走!赶紧走!” 空气里弥漫着烧焦的味道,站在小区门口就能看见不远处的明火。“感觉已经很近了。”再往外走一些时,可以听到外面的大喇叭在喊着撤离的通知。
次日凌晨一点多,小王带着电脑、毕业证和学位证,和家人一起装了点水和零食,急忙驱车离开。“当时挺紧急的,我爸妈是没想过要撤离的,而我是因为平时很少回来,对山火还有点害怕,我在包里把重要的证件都放起来,想着如果要撤离,可以马上提着包走。”
撤离时的场景,小王至今记忆犹新。宛如电影《2012》的片段,漫天的山火烧成了一线,伴着滚滚浓烟映得天际发红,空气里弥漫着烟熏火燎的味道,“感觉整个人都像在火里面待过。”因通往西昌市区的道路已被封闭,路上所有的车都打着双闪,一辆车跟着一辆车地往西昌市区的反方向走。街道两旁全是背着大包小包的行人,有一对老夫妇杵着拐杖,相互搀扶着缓慢前行,小孩被牵着、抱着,一路往前赶。
“我当时开着车,车窗紧闭,我的手都在抖。开出去好久,至少有20分钟,才感觉看不到火。”小王回忆,迎面而来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逆行着往着火点开。所有的加油站都关闭了,门口停着消防车。一夜警笛呼啸。“一切都很真实又很魔幻。”
凌晨两点多,在小王一家离开一个多小时后,他们得知,社区的工作人员已挨家挨户地敲门通知居民撤离。彼时他们已经到了西昌市区里的亲戚家里,那晚的山火对于西昌市区的影响并不大,只是在凌晨两三点时开始停电,直到早上才恢复供电。“当时最害怕的是一觉起来自己的家没有了。”
所幸的是,3月31日凌晨,警报解除,马道街道处已经看不到明火。早上7点过后,他们一家回到了马道街道。
疫情、地震、山火,在过去三个月里,小王经历了有的人也许一生都不会遭遇的事,她不禁感慨生命的宝贵。“很多事情是你控制不了也避不开的,因此把每一天过好很重要,开心很重要,虽然我现在才20多岁,但是我已经感受到了生命无常。”
采写:南都实习记者 郭美婷
编辑:张亚莉,刘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