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粮囤粮没有必要,粮食还是吃新的好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评论
原创2020-04-04 20:33

南都评论员 晏文龙

“空下来去超市买点米,囤三个月的量!”针对疫情下近期朋友圈的这一“善意提醒”,4月4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老百姓关心的粮食供应问题召开发布会。据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介绍,我国粮食产量丰、库存足,即使在前一阶段国内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市场上的粮食以及副食品都是货足价稳,老百姓家里米面无忧。因此,没有必要抢购囤积粮食。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囤”字并不陌生。每当发生一些突发事件,由恐慌引起的“囤+x”公式总会换个马甲回到人们视线,从盐、醋到洗手液、双黄连再到米和油,用一句“万物皆可囤”来总结并不为过。但是,简单的指责“囤”于解决问题无益,只有考虑到传播“囤文化”群体“宁可信其有”和“保险起见”的生活哲学,才能更好理解为什么每次他们都想囤点什么。

1974737880.jpg

最近全国不少地方都有抢米囤米的情况

以3月29日甘肃临夏抢购米面油的视频为例,视频中的抢购者多为中老年群体,这一群体生活的时代背景和掌握的媒介素养很大程度的影响了他们在面临流言时的行为,一个“囤”字精准的表达了老百姓在面临环境不确定性时维持自身安全感的方式。要真正消除他们的恐慌,经验上,权威的说法比子女的劝告更加管用。因此,此时国务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有了针对这一群体“对症下药”的劝服意义。

更为重要的是,本次新闻发布会并非只是纯粹给出“没有必要囤积”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上,以四项具体与粮食相关的数据来说明问题。

魏百刚介绍,首先从粮食产量上,国家粮食已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去年粮食产量是13277亿斤,创历史新高,小麦多年供求平衡有余,稻谷供大于求;在人均粮食占有量上,2019年达到472公斤,远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此外,粮食库存充足,特别是小麦和稻谷,库存相当于一年全国人的消费量;最后,我国谷物年度进口数量不大,去年进口1468万吨,仅占我国谷物消费量的2%左右。而且我国进口的主要是强筋弱筋的小麦和泰国大米,主要是为了需求余缺结构性调整,以更好地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

这些数据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粮食库存完全足够,即使之后还有国家限制粮食出口,短时间内也不会对国内的粮食供应产生震荡。第二,即便已经有国家限制粮食出口,也不必担心会对国内市场造成影响,因为进口量较小,主要的进口量在于由市场的个性化需求所产生的进口需求。例如主要进口的强筋、弱筋小麦,由于其食材原料较为优质,强筋小麦能够使面包发酵后弹性更好,弱筋小麦则可以使饼干等糕点吃起来更酥。总结起来便是,一些主打食物品质的商家依赖于这些国外进口,而基本的粮食供应则不会受到影响。

由此,在国家层面已经给出“定心丸”的情况下,公众没有必要恐慌,甚至去抢购粮食。从生活哲学上说,抢购多了既占地儿,又容易产生浪费,更何况,疫情尚未结束,扎推抢购粮食反而无形中产生了新的风险。对于过日子老百姓来说,只需记住农业农村部的一句话:“粮食还是要吃新的好。”

编辑:何起良

24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