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CBDTIMES,随时关注广州CBD新鲜事
持续未恢复常态的剧院,让各位剧迷们盼到脖子都长了!为了一解看剧隐,有平台推出了云看剧服务,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到广州大剧院,坐在家中也高雅地看剧。
4月5、6日晚8点,“中演院线·广州大剧院X腾讯艺术:线上戏剧《等待戈多》公益演出”完成了它的首演亮相。该剧由新浪潮戏剧导演王翀执导,演出两幕共吸引了超过29万观众在线观看,创下了中国话剧最多单场观演人数的纪录。
这一创新打破了戏剧“在场”思维局限
《等待戈多》历经近两个月不眠不休的创作与打磨,创作团队横跨北京、大同、武汉、广州四个城市,历经了疫情期间“全线上”的沟通、创作、排练。
《等待戈多》团队用戏剧发声,希望能为受疫情影响的人走出阴霾出一份力。“经过多番的探讨,此次公益演出最终选择在武汉解封之前上演。”该剧制作人、广州大剧院副总经理梁丽珍分享道。
《等待戈多》剧照
受疫情冲击,剧场暂时关闭,戏剧人纷纷感叹无戏可做,这给了一直在探索当代戏剧语汇的王翀创作契机——疫情无法阻止戏剧,“戏剧人的思维不应该还停留在剧场里”。带着这些思考,导演王翀将目光投到了可被任意压缩与延展的线上空间,并决定做一部真正现场的、即时的线上戏剧,以此来回应戏剧艺术的危机。而可靠的技术保障,成为线上戏剧“落地”的关键。线上视频技术使3个不同城市的演员实现了“真听真看”。演员通过屏幕感受彼此,观众透过屏幕体会故事。跨越形式桎梏,载体从物理舞台变为数字空间,这一创新打破了戏剧“在场”的思维局限。
当代戏剧的颠覆性实验,一切都是“2.0”的
化生活空间为演出空间,线上戏剧《等待戈多》在颠覆创作与观剧的基础上,也彻底改变了演员对于表演空间的理解——因为他们从未这么干过,也没有导演让他们这么干过。演员家里的卧室、客厅、厨房、大门,甚至是楼道都成为了舞台;舞美道具是成箱的快递,由演员亲手搭建“剧场”、亲手布置道具、亲手拍摄表演……演员进化成了“全能的演员”。线上戏剧《等待戈多》里,创作、排练全在家中进行,家成为了剧场。
出品方相关负责人介绍,“2.0”是王翀导演作品的个人印记。线上戏剧《等待戈多》,可以看作是2.0版,也是对贝克特《等待戈多》的创新、颠覆与再思考。在原版《等待戈多》里,主角是两个流浪汉;2.0版里,他们竟然成为了疫情期间的夫妻。
被迫分居、漫长等待、网络暴力、垃圾信息,无一不反映当下社会的真实心态。被错认为戈多的波卓,摇身一变成为直播带货的网红,表达了一种后现代的荒诞;戈多的信使,变成了人工智能,带有强烈的未来感。原作中“戈多”不来,喻示人生是一场无尽无望的等待,表达了世界荒诞、人生痛苦的存在主义思想;而在《等待戈多》2.0版里,幸运儿或许代表希望,其命运变化也是第二幕中的一大看点。
“等待”这个主题,与当下人们生活状态很贴合
首幕演出结束,戏迷们纷纷留言:“犹如看到在时间荒原中的自己” ,“ 大家都在用心地为推广戏剧努力,在这个特殊时期也能感受到戏剧的魅力真的太好了!”,“以这种方式恢复演出真好,真有幸能见证历史”……有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 ‘等待’这个主题,与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很贴合,且这种状态经由演员们所处的环境、他们的选择在剧情的推进中而表现出来,很有现实意义。”
出品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推出此次全国首部线上戏剧为开端,持续关注探讨戏剧创作发声的多种形式,打造青年戏剧人才的展示与交流平台,以展现“青年力量”的无限可能。
为了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精彩的演出,国家大剧院推出“春天在线”线上系列音乐会,自此至国家大剧院恢复正式演出前的每一周,“春天在线”都将在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及多家网络平台与观众见面,首场音乐会将于4月11日19:30准时在多个平台开播。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首席李喆在“春天在线”排练中。
中国国家大剧院打造24小时永不落幕的“线上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古典音乐频道”里汇集了1000多场高清演出实况、2700多张中外音乐唱片、4000多段幕后花絮及精彩瞬间、300多部音乐纪录片,涵盖歌剧、舞剧、室内乐、交响乐等多种艺术门类。
观众只需登录古典音乐频道客户端“大剧院古典”或国家大剧院微信公众号平台,即可免费观赏中外经典佳作。
腾讯艺术指尖剧院携手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歌剧来袭,拯救疫期观演荒。虽然因受欧洲疫情影响,腾讯艺术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合作的线上直播部分剧目暂停,第二批经典歌剧舞剧从4月9日开始,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院藏精品歌剧将相继上线腾讯视频艺术频道。
免费+72小时无限回放,超高清画质+立体音效+中文字幕,每日一部,尽享世界精品歌剧。
4月9日,La Bohème 波西米亚人
歌剧《波希米亚人》又名《艺术家的生涯》、《绣花女》,是意大利歌剧大师普契尼的经典四幕歌剧。歌剧改编自法国作家亨利·穆杰的长篇小说《波希米亚人的生涯》。
《波西米亚人》起初,这部作品前部分过于欢快而结尾又过于悲惨,导致观众觉得前后反差太大而并未对此作品报以青睐。但由于其人物个性鲜明、感情丰富细腻、音乐技巧娴熟,传神地演绎了下层社会小人物的生活与命运,因此很快便得以正名并成为当时最流行最受人喜爱的一部杰作。它是普契尼最成功的歌剧作品之一,也是歌剧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4月10日,Elektra 埃莱克特拉
《埃莱克特拉》理查·施特劳斯的第四部剧作,是他跟霍夫曼施塔尔第一部合作的戏。这部独幕歌剧OP.58由霍夫曼斯塔尔据索福克勒斯的作品而撰脚本,作于1908年。剧情描述了希腊、特洛伊战争后的情形。
4月11日,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仲夏夜之梦
布里顿歌剧《仲夏夜之梦》首演于1960年,被誉为最优秀的莎剧题材歌剧之一。剧本由布里顿及其艺术恋人皮尔斯共同根据莎士比亚同名喜剧保留主要戏剧情节进行改编,整部作品既有先锋的音乐语言,又对传统旋律和原则十分重视。布里顿尤为善用简洁精准的音乐语言和管弦乐配器色彩刻画剧中性格各异的人物,在戏谑中传达出深刻的当代思考。
4月12日,Das schlaue Füchslein 狡猾的小狐狸
《狡猾的小狐狸》三幕歌剧,是捷克作曲家亚纳切克的第十部歌剧,也是东欧相当重要的代表性歌剧。亚纳切克据杰斯诺夫利德克的小说《狐狸比斯特洛斯卡》亲自执笔撰脚本并作曲,剧中的动物与人类有了交流,从一只小狐狸眼中可以看到人类的感情世界,从音乐的角度又发现动物的语汇。亚纳切克让这部歌剧不再只是单纯的童话寓言,还表现出当年69岁的作曲家对于世间百态的精心刻画。作于 1921―1923年,1924年11月6日在布鲁诺首演。
4月13日,Ariodante 阿里奥丹特
这部歌剧的剧本来源于意大利作家安东尼奥·塞尔维的同名作品,再溯其源头,取材诗人路德维科·阿里奥斯托的长诗《愤怒的奥兰多》,在全诗4800多行中,国王、骑士、僧侣、妖魔、仙女等角色交替出现,每个故事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织出瑰丽而神秘的色彩。亨德尔选用了长诗的第五段和第六段——关于阿里奥丹特的故事。
4月14日,Parsifal 帕西法尔
《帕西法尔》,三幕歌剧,由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编剧并谱曲,是瓦格纳的收官之战,1882年7月26日在拜罗伊特首次公演。该剧篇幅宏大,穿插了各种寓言式、传说式的剧情、回想式的段落,融入了作者独特的哲学思想与道德观念。此剧中严肃、庄严的音乐,半音阶与全音阶的巧妙混用,是在瓦格纳其他的乐剧作品中从不曾出现过的。
4月15日,Die Feen 仙女(儿童版)
瓦格纳1833年初,开始创作他的第一部歌剧《仙女》,完成于1834年。这部歌剧依照德国浪漫歌剧风格写作而成且在当时并无影响,瓦格纳去世后该剧才得以上演。
4月16日,Sylvia 希尔薇娅
三幕芭蕾舞剧《希尔薇娅》是19世纪法国伟大作曲家、有着“芭蕾音乐之父”美誉的德里布的代表作。该剧1876年首演于巴黎,由路易斯·梅朗特编舞。舞剧取材于意大利诗人塔索的名作《阿蒙达》,是一部有着浓郁法国风格的神话舞剧。该剧最主要的成就在其音乐创作。作曲大师德里布赋予该舞剧以清新的旋律、生动的形象且具有交响性特色。该剧的音乐得到同时代的伟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极力推崇,他认为“这是第一部音乐在其中不仅具有首要的,而且也具有独一无二重大意义的舞剧。”
4月17日,Parsifal 帕西法尔
大咖云集的2017年4月13日现场版,由指挥大师谢米扬·毕契科夫,著名男中音杰拉尔德·芬利,瑞典女高音尼娜·斯特默等歌唱家联袂呈现。被誉为是当代最伟大的瓦格纳演绎者之一的谢米扬·毕契科夫,将会为我们准备一场怎样的歌剧饕餮盛宴?让我们共同期待。
4月18日,Parsifal 玫瑰骑士
《玫瑰骑士》是德国著名浪漫主义音乐家理查·施特劳斯最富盛名的作品之一,1909到1910年之间完成,歌剧将当时的浪漫主义与激情的怀旧气氛结合得天衣无缝,剧中三位女主角的爱情细腻而又真实。更有人认为《玫瑰骑士》是现代版《费加罗的婚礼》。整部歌剧以精致奥妙的手法表现出气氛感与色彩感,洋溢着维也纳圆舞曲气氛,成为歌剧史上的经典之作!“玫瑰骑士”是德国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的第五部歌剧。
采写:南都记者 许晓蕾 郑雨楠
通讯员 张奕奇 柳竹喧
部分来源 腾讯艺术
编辑:南都记者 郑雨楠
联系资源合作
直接后台留言“合作”或发送邮件至cbdtimes@126.com
Work Hard , Play Hard
编辑:郑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