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广东省教育厅昨日发布消息称,经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自4月27日起分期、分批、错峰返校。其中4月27日,全省高三、初三年级学生返校。
为做好开学准备,迎接“神兽”回笼,佛山市教育局宣布全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启用粤省事“粤康码”应用,在此基础上,不少学校准备师生进出校园进行体温检测、分批返校、错峰用餐等方式,做好疫情防控、教育教学等准备工作。“至于上课戴不戴口罩,肯定是以教育局文件为准的。”禅城区有中学教师透露,目前学校尚未收到这方面文件。
禅城区吉利中学防疫应急演练中的教室场景
神兽即将回笼,助力学校返校复学,佛山市教育局在全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启用粤省事“粤康码”应用,按照要求,教职工和学生不需要每天申报个人健康状况,只需要打开“粤康码”,即可完成对全市逾140万师生的健康信息研判。
开学后,配合各学校大门口现场测温设备检测体温,实现全部学生和教职工健康信息每天精准掌握,真正减轻学校和家长每日填报信息负担,减去校门口排队扫码时间,保障学生快速复学返校。
针对开学后有可能出现体温异常学生这一突发状况,各区教育局组织了全区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如根据禅城教育的演练中,开学后如学校启动防控应急预案后,及时按规定进行上报、隔离、消毒、停课等应急处置工作的全过程。
在学校方面,据记者了解,除了准备好防疫物资,做好消杀工作,不少学校准备通过粤康码、师生进出校园进行体温检测、分批返校、错峰用餐等方式,做好疫情防控、教育教学等准备工作。
其中,顺德华侨中学在校园疫情防控应急演练中透露,学生分批返校进入校门时,需间开1米距离,单列排队,再由保安逐一监测体温。
吉利中学则在学校门口和教学楼设有体温检测点,学生进入校门口和教师前均需接受监测,体温正常的学生皆可入内,住宿生则统一由生活老师每天进行三次体温监测。在就餐方面,开学后学校将实施错峰用餐:初一、初二年级分批就餐,每张大餐桌最多坐三个人,初三年级则在课室就餐。
南海区罗村一中则在学校内设置“健康观察室”,当发现学生出现身体不适等状况时,选择最短且避开人群的线路将其带到学校“健康观察室”同时电话告知级长和家长。
与此同时,有石门中学家长告诉记者,开学后学校建议孩子在校“封闭”一个月,以保障安全。
南海区教育局今天发布《致全区中小学生的一封信》中建议,开学在即,学生需充分准备好开学后所需要的防疫物资用品、个人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进校后尽量减少外出购物,降低感染风险。同时,做到不携带外卖食品进校园,更不能在校园里订外卖。
开学后,意味着各大学子从“宅”家到“宅”校,从“居家网课”到“在校学习”节奏的转变。南海区教育局建议学生要梳理总结学习成果,把握好新学期节奏。在总结梳理特殊阶段线上所学知识方面,区教育局建议用一星到五星来标注自己的学习效果,也可以通过整理学案和笔记梳理出自己已经掌握和尚有困难的学习点,反馈给教师,双方互动配合,计划好复课后的衔接课程。
采写:南都记者 洪诗敏
编辑:胡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