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机蓝牙追踪新冠病毒传播:苹果与谷歌合作“战疫”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科创
原创2020-04-12 10:38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性蔓延,4月10日,昔日硅谷竞争对手苹果和谷歌罕见宣布,将共同利用智能手机上的低功耗蓝牙(BLE)开展新冠病毒密切接触者追踪工作,帮助政府卫生部门阻遏病毒传播。

用手机追踪新冠病毒的原理是什么?

用户自愿加入为前提,诊断结果上报靠主动

不同于中国在推广使用的健康码,苹果与谷歌推出的技术方案以蓝牙无线短程通信为技术支持,在用户自愿加入的前提下,搭建接触者追踪网络。

 该系统如何操作,示例如下:

谷歌1.jpg

Alice和Bob初次见面,他们相互交谈了10分钟。由于二人的手机在同一个范围内停留了较长时间,所以当他们交谈时,手机已经自动交换并存储了彼此的匿名密钥。

后来,Bob被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于是他进入手机应用软件,主动向卫生部门上报了自己的诊断结果。同时,在取得他的同意后,他的手机会将最近14天他使用过的匿名密钥上传到云端。

谷歌图9.jpg

对于曾和Bob交流过的Alice,她的手机会周期性地检查是否有他人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感染者。比如,她可以从手机中下载的确诊病例匿名密钥中发现Bob的数据。

未来,手机会向Alice推送一条通知——“你最近接触的某个人被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点击查看更多信息。”之后,Alice可以从健康部门的网站获得更多信息,进而采取下一步措施。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过程以用户自主加入和上报为前提。如果用户不愿意加入追踪网络与他人交换匿名密钥,他们可以选择关闭蓝牙或拒绝下载相关的应用程序。用户还可以决定是否提交自己的诊断结果和手机收集的匿名密钥。

 焦点:保护数据隐私?

用手机蓝牙来追踪新冠病毒接触者是一个在追踪精准度、隐私保护和电池节能等方面都比较有优势的方案。

一方面,根据苹果和谷歌公开的技术文件,用于追踪接触者的蓝牙技术不依靠定位来识别附近设备,还通过信标来获得准确的周围信息。

蓝牙信标是手机应用的外置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低功耗蓝牙向周围发送自己特有的ID,手机上的应用软件可以扫描并解析出ID,最后实现基于室内位置的信息推送。蓝牙信标本身不具备收集数据的功能,不会窃取手机用户的身份信息,但有手机定位并推送信息的功能。

另一方面,已被大多数手机采用的低功耗蓝牙(BLE)能在保持与经典蓝牙同等通信范围的同时,显著降低功耗和成本。

数据隐私问题是苹果和谷歌推出接触者追踪技术方案后受到关注的一大焦点。

4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对这项技术的担忧,他说“这项新技术很有趣,但可能会影响到公民的各种自由。我们将对此作进一步评估。”

对此,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示,接触者追踪可以在不损害用户隐私的情况下完成。

为了尽可能地保护用户隐私,接触者追踪系统已计划了许多措施来防止用户被识别——即使他们已经同意共享数据。例如,虽然应用程序通过蓝牙来定期发送信息,但它广播的是每15分钟更新一次的匿名密钥而不是静态的身份信息。

一些维权团体仍对这项技术所涉隐私问题表示担忧。苹果和谷歌在联合声明中强调,保护隐私、保持工作透明度和确保用户同意是此次项目中最重要的任务。双方还表示将公开工作的具体信息以供社会人员分析监督。

继中国开始使用健康码后,类似的应用程序已经在包括新加坡和韩国在内的其他亚洲国家开始推广。

据BBC报道,英国政府的科学顾问们也推荐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来追踪密切接触者。同时,欧盟内部正在研发类似软件,奥地利、比利时、德国、法国、丹麦、意大利、瑞士和西班牙等各国的科学家都参与了相关项目。

但《卫报》报道,有安全专家指出,仅靠技术依然无法完全有效地追踪和识别可能已被新冠病毒携带者感染的人。他们认为,这些工作还需要其他手段和公共卫生工作者的配合与努力。

出品:南都科创工作室

南都记者 任先博 实习生 郭静怡 综合报道 

 

 

编辑:任先博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