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政府网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提供的“疫情风险等级查询”小程序信息显示,截至4月19日18时,北京市朝阳区为高风险地区,成为全国唯一高风险地区。
4月20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了朝阳区被列为高风险地区的相关情况。
庞星火说,按照国家《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需要根据当地新冠肺炎疫情情况进行风险分级和分类防控,高风险地区的分级标准为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0例,且14天内有聚集性疫情发生。照此标准,4月14日,北京市朝阳区确诊的一例境外输入性病例造成其家庭3人的关联性病例,成为一起聚集性疫情。因此,朝阳区疫情风险级别定为高风险地区。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图片来源:北京市政府官网)
庞星火介绍,针对此起疫情,北京市已迅速隔离治疗病例,严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隔离密切接触者,并对病例同楼相关居民和环境进行了核酸检测,结果均呈阴性。对病例曾经活动场所和区域进行了终末消毒。对此起境外输入病例引发的家庭聚集性疫情进行了全市通报,坚决落实“防松劲、防漏洞、防反弹”要求,进一步筑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闻回顾】
一归国留学生传染3名家人
密切接触者达62人
据北京市疾控中心消息,4月15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报告3例境外输入关联病例,是4月14日确诊病例的家庭内密切接触者,涉及的小区是朝阳区劲松街道首城国际。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曾介绍4月14日确诊患者的详情。
某男,中国在美国迈阿密留学生,自述有鼻炎及痛风病史,长期有轻微咳嗽、鼻炎症状。
3月22日,患者由美国迈阿密出发经旧金山、香港转机,于24日乘国航CA112 航班抵京。经海关检疫时,因健康申报卡填写了咳嗽、鼻炎等症状,遂被转运至定点医院排查。定点医院两次采集患者标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呈阴性。
3月28日,患者被转运至入境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进行隔离观察。30日患者被判定为同航班某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遂被转运至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进行隔离观察。隔离期间患者体温正常,除脚部风湿痛外,无其他不适。
4月6日,集中隔离点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
4月8日,患者按规定解除隔离,由居住地街道派专用转运车辆由集中隔离点送回居住地。患者解除隔离后与父母、弟弟、外公及 1 位保姆共同生活,独自居住在一个房间内,单独用餐,未外出。
4月10日,患者出现发热、咳痰、咽痛、厌食等症状,11日、12日服用感冒药及抗菌素,症状未缓解。
4月13日,患者症状加重,由父亲开车送至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4月14日,结合境外旅居留学史、肺部影像、血液检查等诊断依据,患者被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当日由120急救车转至定点医院治疗。
而4月15日的三名确诊者分别是该留学生的母亲、弟弟和外公。
通报称,该留学生回家后曾与家人共同就餐,与家人近距离接触。其母亲于13日下午出现咽痛、憋气、咽干症状,未就诊;其弟弟于14日出现咳嗽、咽痛、发热等症状,未就诊;其外公无咳嗽、发热等症状,但有其他基础疾病。
该留学生于14日确诊后,对家中5名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和处置,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相继发现3人标本检测结果均呈阳性,15日由120急救车送至定点医院。结合3人的接触史、临床症状、肺部影像、血液检查等诊断依据,15日诊断为确诊病例,其中2人临床分型为普通型,1人为轻型。
通报还称,截至目前,经扩大搜索,初步判定有62名密切接触者,正在采取相关医学隔离观察措施。
编辑:刘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