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市政府印发实施《佛山市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作出“三步走”战略安排,提出全市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到2035年将达到2万亿左右,努力将佛山打造成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标杆城市之一。
面对全新的经济形态,目前佛山数字经济发展还存在数字产业体量较小、制造业数字化水平不高、大型龙头企业缺乏、数字人才严重短缺等问题。为此,《方案》中特别提到要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通过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以及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等区域的开放合作,融入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格局。
就市内格局而言,佛山需要全面优化、统筹协调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构建形成“一环双核多极”发展格局。“一环”即以“一环创新圈”为纽带,打造创新主体集聚、资源流动高效、产业体系完备的国内一流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生态环廊;“双核”即以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佛山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为核心,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全市数字经济发展两大动力引挙;“多极”即以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中国(佛山)电子通信产业园、广东省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园、广东福能大数据产业园等特色数字经济发展园区为多个极点,打造系列市级数字经济主题产业园区。多点成网,以网带面,全面带动各领域数字经济加速集聚、成长壮大。
放眼大湾区,佛山将主动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协同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值得一提的是,以加快建设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为契机,佛山将全面对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等,共建广佛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同时,主动承接深圳数字经济创新资源溢出。加快建设顺深产业园等合作平台,携手打造数字经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深圳创新+佛山产业”强强联大力深化佛港澳数字经济交流合作。此外,将健全“香港+佛山”“澳门+佛山”工作机制,深化佛港澳在数字金融、数字贸易文化创意、智慧医疗等的交流合作。全面加强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联动协作,夯实加强同珠海、东莞、惠州、中山等城市合作,取长补短,互动协作,共同提高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水平。
“数字经济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产业,没有人才支撑,要想发展很困难。但是佛山在数字人才方面很欠缺,所以与大湾区城市的合作发展就尤为重要。”佛山市发改局副局长李斌表示,佛山与广州地理距离最近,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深圳数字产业体量大,佛山要主动对接,承接外溢效应,尤其是在招商上,把他们的数字企业引进到佛山来。
《方案》还提到,要全面提升数字经济开放发展水平,探索建立健全同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先机进城市交流合作机制,大力开展数字经济“引进来”活动。一方面加大与国内外顶尖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世界500强企业、中央企业等合作及引进力度;另一方面向数字经济重点发展领域开展精准招商,持续引进一批龙头领军企业和优质大项目。与此同时,支持佛山企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扩大智能产品出口,输出数字制造解决方案,提升佛山数字经济国际影响力。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关婉灵
编辑:杨韵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