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新产品工程设计图被盗,检察官指导报案挽损近千万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原创
原创2020-04-23 17:57

南都讯 记者吴笋林 通讯员韦磊 何丽华 南都记者4月23日从广东省检察院了解到,2019年,广东检察机关共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463件2450人,办案数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441件2721人,起诉人数同比增加17.3%。2020年第一季度,广东全省共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86件344人,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324件523人,起诉人数同比上升4.6%。 

侵犯商标类案件占大多数 

广州以服装、手袋、化妆品为主,深圳以电子产品为主 

广东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犯罪类型集中且区域特征明显。从广东检察机关办理的案件类型来看,侵犯商标类的案件占大多数,侵犯专利和著作权案件较少。从地域上看,珠三角地区案件量约占全省的九成以上,这与当地相关产业比较发达有关。商标权的侵权对象以电子产品、手袋、衣服、酒、日用品为主,并逐步蔓延到汽车配件、电缆,乃至医疗器械等产品,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较大隐患。侵权对象呈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如深圳主要为电子产品,约占案件总量的七成;广州以服装、手表、手袋、化妆品等为主;汕头澄海区则主要是玩具。 

朋友圈、网店成重要售假平台 

侵权犯罪互联网化,产销分离,打击难度增加 

二是犯罪紧密结合网络和物流,增加查证难度。传统的侵权售假渠道是通过服装市场、农贸市场、零售药店、副食品经营部、餐馆、小型酒店公寓、美容机构等实体店进行线下销售。而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制假售假渠道由原来传统的实体店面、固定场所向利用互联网销售等新型渠道转变,社交软件“朋友圈”、购物平台网店成为假货网络购销的新渠道,网络广告、网站宣传、网店兜售成为重要的售假平台。 

此外,利用互联网售假案件呈现产销分离、上下线及受害人分布广、数额认定方式复杂等特点,查办难度更大。犯罪分子通过网络沟通联络、寻找合作者,互相提供上下游环节的产品,并通过现代物流体系送达对方。有的制假人员将制假环节拆分成多段,分别承包给不知情的其他人员单独生产或组装,制假地与售假地相分离,犯罪分子之间不需要见面,甚至互相不清楚对方的真实身份,极具隐秘性,增加打击难度。 

烟酒名牌包等高档消费品 

成犯罪分子侵权制假首选,产业链条化明显 

三是侵权产品集中化、产业链条化现象明显。广东全省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在高档消费品特别是名牌产品中较为凸显,这些产品由于利润更高,成为犯罪分子侵权制假的首选。 

比如中华、黄鹤楼香烟,“轩尼诗”、“马爹利”洋酒,香奈儿、路易威登、爱马仕皮具,劳力士、江诗丹顿手表等都是主要的侵权仿冒对象。如惠州市惠城区检察院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依法起诉一宗以万某标为首的53人特大“制售假酒案”,该案被告人万某标、罗某英于2018年2月起,聘请专门的管理人员、调酒师傅、销售人员,采购假冒包装材料,勾兑伪劣成品马爹利、轩尼诗、人头马系列等知名洋酒销售牟利,涉案金额千万余元,造假窝点也有十几个,形成了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条。 

同时,生产、销售各成产业,有些专门生产侵权产品,有些专门从事销售,即使抓获其中一方,也很难实现全链条打击,打击难度增大。侵权产品产业细分的情况也较为突出,比如针对手机的侵权,就发展出专门生产假冒品牌手机电源、电池、屏幕、耳机、尾插等多个产业,权利人维权难度大。 

典型案例 

富士康新产品工程设计图被盗 

检察官走访获得线索,指导报案抓获9人挽损近千万元 

据介绍,广东全省检察机关着力强化与公安、法院、行政执法机关等协作联动,推动形成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合力。 

同时,检察机关回应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需求,主动为企业提供菜单式法律服务,深入履行保护职能。 

如深圳市龙华区检察院线上升级检企沟通平台,线下主动与辖区50余家企业结对,每季度组织检察官到各企业实地走访调研,就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并提供方法指引。该院在走访辖区内富士康科技集团时了解到,该企业准备上市的一款新型产品工程设计图纸被盗,因暂未达到侵犯商业秘密罪立案标准无法立案,该院迅速介入,指导该企业以立案标准相对较低的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报案,立案后9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批捕、起诉,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一千万元。

800x533_5ea15881bb843.jpg

800x454_5ea1588712588.jpg

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检察院与宝洁、卡尔蔡司中国公司等签订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合作备忘录。

 黄埔区检察院将与企业合力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成功经验,转化为检企联动机制,先后与广州宝洁有限公司、卡尔蔡司光学(中国)有限公司签订《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合作备忘录》,明确建立双方协作联络机制、信息通报机制、互助保障机制,及时向企业通报侵权产品流向等情况,协助企业确定重点打假区域,也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风险漏洞及时发出《检察建议》提出警示。 

 通讯员供图

编辑:游曼妮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