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领导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用的手摇计算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杨利伟穿的舱内航天服、神舟七号搭载的丝绸版中国地图 、“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试验队队旗及载人航天器发射任务队徽、“掌中苍穹”雕塑……
2020年4月24日,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携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永远的东方红——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周年”云展览在国博开幕上线,以近50件套航天珍贵物证,重温我国航天事业走过的五十年峥嵘岁月。
据悉,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次充分利用三维建模、全景漫游等数字技术,汇聚融合文字、图片、音视频、VR等媒体资源,在无实体展厅的虚拟世界倾力打造线上云展,第一次在5G通讯技术的有力支撑下与多平台联动对云展开幕式和专家导览进行现场直播,标志着国家博物馆加速向线上拓展、向云端延伸,迎接智慧博物馆时代的来临。
“永远的东方红"云展厅 国博供图
在开幕式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洪太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先后在云端致辞。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洪太表示,当前,在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里,重新回顾那段中国航天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完成“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的光辉历程,既是鞭策更是鼓舞。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能够激励全社会和全国人民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为加快推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表示,国家博物馆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向线上拓展、向云端延伸、向群众靠近,把线上展示传播作为新阵地主战场,在云端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此次东方红云展在虚拟展厅创意开发了多个热点互动环节,开启博物馆“云策展+5G直播导览+沉浸体验+深入参与+线上互动”智慧时代,用新媒体新技术将数据资源转化为云端文化“新供给”,引领文博“新业态”。
随后,王春法和张洪太共同开启这场触动心灵的云展览。
王春法和张洪太共同开启云展览
云展厅造型取自“东方红一号”卫星形象,依展览架构设计为环形,各个单元依序排列。
云展览主要分为“太空奏响东方红”、“五十年砥砺前行”、“精神的力量”、“航天强国立新功”四个单元,通过数字媒体展出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嫦娥”系列航天珍贵物证近50件套,涵盖手稿、任务书、名单、邮票、模拟器、航天服等诸多品类,其中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近20件。
第一单元“太空奏响东方红”,回顾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历程。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这是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实践和集中体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增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在“两弹一星”的研制历程中,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为了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孕育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并在后续工程实践中不断传承和发展,为中国航天不断攀登科技高峰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永远的东方红”云展品 国博供图
“永远的东方红”云展展品 国博供图
第二单元“五十年砥砺前行”,展现了“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年来,中国空间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五十年来,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国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信广播、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取得的辉煌成就。
“永远的东方红”云展品 国博供图
“永远的东方红”云展品 国博供图
第三单元“精神的力量”,阐述了在重大工程实践中不断传承发展的航天精神的内涵。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中国航天人之所以能够开拓创新、突破前进,归根到底在于航天精神的支撑和引领。航天精神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而孕育发展。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相继提出,使航天精神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其中“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探月工程研制建设过程中又培育形成了北斗精神和探月精神。这些精神,既拥有连贯的思想内核,又具有一以贯之的理念内容,同时,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根据时代背景和国家任务的要求,不断延展各时期精神的时代特征和精神气象。
“永远的东方红”云展品 国博供图
“永远的东方红”云展品 国博供图
第四单元是“航天强国立新功”。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这一部分通过展示空间站建设、火星探测、小行星探测、月球科研基地和载人登月的相关物证及模型,向观众展示航天强国的蓝图。
“永远的东方红”通过云展览形式,使广大公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云游”国博,回顾我国航天事业筚路蓝缕的光荣历程,回顾“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年来中国航天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深切感受并领悟中国航天精神的内涵。
“永远的东方红”云展厅 国博供图
“永远的东方红”云展厅 国博供图
“永远的东方红”云展厅 国博供图
据悉,该展览是国家博物馆首个无实体展厅的云展览,利用数字技术优势,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永远的东方红”云展览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云展厅为虚拟坐标,没有实体展出,是一场在虚拟展厅倾力打造的云端展览。同时,5G通信技术为云展览启幕&导览直播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保障多路直播信号平稳抵达多家直播平台,此次“永远的东方红”云展览启幕&导览5G直播由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提供5G媒体传播支持。
展览运用多种数字技术,汇聚融合了图文、音视频、三维模型等多种数字资源,其中内嵌的8段短视频展现了我国太空探索的多个珍贵镜头,“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与成功发射,如何做到“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等均有揭秘;卫星、火箭、手摇计算机等10余个展品的3D模型,供观众720°观览、互动。
配合此次云展览,国家博物馆联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出品了多款H5小程序,邀观众细数“东方红一号”研制历程,尝试在五线谱上奏响《东方红》,在云端“穿上”航天服与“东方红一号”合影留念,为“东方红一号”点赞,为中国空间事业发展加油。
自开幕之日起,“永远的东方红"将长期在线上进行展览,供网民随时云观看。
编辑: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