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为曼班三队村民搬迁前居住的茅草房(资料照片)。下图为4月9日拍摄的村容村貌。新华社发
新华社4月25日电 云南省勐海县的布朗山上有个叫曼班三队的寨子,曾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村,村里的17户拉祜族群众基本都是文盲,贫困发生率高达100%。
“直过民族”特指新中国成立后,未经民主改革,直接由原始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云南是我国“直过民族”最主要的聚居区,包括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布朗族、景颇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等。
拉祜族是“直过民族”,祖辈以狩猎为主,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2004年,曼班三队的村民曾从偏远深山中的老寨搬迁至公路边的安置点,但久居深山的村民搬出来没多久,便因离生产用地较远、生活不习惯等原因,又陆续回老寨住回了茅草房。
2009年,当地政府结合曼班三队实际情况,在离村寨原址较近的地方为村民修建民族特色安居房和通村道路,还配套建设了人畜饮水、生活用电、移动通信等基础设施,终于把村民给留住了。 搬迁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融入现代生活、发展生产。2015年,勐海县一次派出4名精准扶贫工作组成员到曼班三队驻村,分别负责村里的种植、养殖、扫盲等工作。
“我们从教普通话、给村民理发这些小事开始,然后修建猪圈,教村民集中分户养猪,教种植水稻……”已驻村5年的扶贫工作组长罗志华亲眼见证了曼班三队的巨变。
如今,曼班三队的粮食亩产从几年前的一百多公斤提高到了七百多公斤,不少村民家养了鸡,种起了茶树。2019年,曼班三队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26元。
2020年初,云南省正式宣告拉祜族等9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
编辑: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