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输入病例少了,但市民家中蚊子多了,一定要防范!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健康联盟
原创2020-04-26 16:28

20200426153950039697.jpeg

广州市环卫工人及消毒人员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和消毒作业。

南都讯 受新冠疫情影响,广州、广东减少了与传统登革热国家的联系,登革热输入病例减少了。可通过对居家环境的蚊媒密度监测,却发现市民家中的蚊媒密度在上升……今年4月是第32个爱国卫生月。在全省初三、高三学生返校复课之际,4月26日,省爱卫会在全省开展以“防疫有我,爱卫同行”为主题的第32个爱国卫生月统一行动日活动,掀起全省爱国卫生运动高潮。

本次活动的主场地设在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主场地人员参观了金花街爱国文化长廊和爱国卫生工作展板,回顾爱国卫生68周年历程,实地察看广州市第四中学高中部校区复学复课准备工作,并与干部群众及环卫工人一起,进行校园环境卫生清洁大扫除行动。

 20200426153950051666.jpeg

广州市环卫工人及消毒人员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和消毒作业。

在主场地,环卫工人及消毒人员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和消毒作业,清扫环境地面,进行环境卫生扫除活动;冲洗下水道和四防装置;开展重点部位消杀喷洒;检查区域环境蚊虫孳生情况,清除区域周围小积水,包括闲置容器积水、贮水容器积水、花盆花托积水等。全省各地设置分会场,同步开展爱国卫生统一行动。 通过齐动手、多部门参与清洁环境,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对于从源头上预防控制病媒生物的孳生、预防疾病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当天,省爱卫办联合文明办、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卫生健康委、教育厅、省总工会、共青团省委、省妇联十部门向全社会发出爱国卫生运动倡议书,号召全民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爱国卫生运动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一剂“疫苗”。本次爱国卫生月活动,全省分为六个区域,每个区域由3-4个地市组成,要求每个区域统一时间、统一力量开展一次爱卫统一行动,清除蚊虫等病媒生物孳生地,进行成蚊灭杀工作,强化环境卫生治理。各地科学规划统一行动路线和部位,做好环境卫生状况及爱国卫生行动效果评估,各类场所落实各项防制措施,加强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工作。不断推进卫生健康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进家庭,加强爱国卫生运动及疫情科普宣传,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20200426153950047437.jpeg

广州市环卫工人及消毒人员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和消毒作业。

4月份以来,全省各地市组织各县区、街镇、社区(村)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及孳生地清除行动,通过多形式多渠道进行宣传发动,督促各类人员密集场所及重点场所,动员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行动,营造深厚的爱国卫生运动氛围。为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广东省爱卫办、省教育厅联合推出宣传画报,指导学校深入推进爱国卫生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1.jpg

专家:输入性登革热减少了 但防控登革热不能麻痹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科副主任技师刘杰表示,截至目前,广东省、广州市今年发现的境外输入登革热病例已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这是基于防控需要,全球范围减少了跨国、跨境交流基础上出现的减少。

“同样因为疫情防控,我们在外环境做的蚊媒监测结果,也显示蚊媒密度有所下降。这是好现象。”刘杰表示,但公共卫生人员进入到居民家中开展的蚊媒密度监测却提示蚊媒密度呈上升趋势。“广州的主要蚊子就是能传播登革热的白纹伊蚊,这提示我们市民也要做好居家的防蚊工作,清理积水,尤其是卫生死角的积水。”

采写/摄影  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粤卫信

编辑:游曼妮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