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疫情中广州课堂即将迎来第一批复课的学生。在这个群体中,有一些孩子有点“特别”——父亲或母亲身为医护人员,此次冲在支援武汉、湖北的第一线;自己作为初三、高三学子,冲在了“备考”的第一线。
抗疫期间的逆行者,打赢了一场硬仗。孩子接过接力棒,迎接人生很重要的一场考验。对于一个家庭而言,这是一次重要的挑战:彼此站上了人生的“一线”,收获彼此的力量。
“加油,一起打赢这场仗!”
省二医王永刚在武汉抗疫前线。
在王永刚的儿子心里,爸爸总是爱“喊口号”。“我有时候心大,工作一忙又顾不上家。偶尔抽出时间来教育儿子,结果说多了,青春期撞上更年期。”这个胖胖的爸爸,说起儿子来有抑制不住的小骄傲。王永刚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工作,日常负责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工作。
2月4日,拿A1驾驶牌照的王永刚,接到了即刻出发前往武汉的通知。搬运物资、协调运输、运送医护人员、开展互联网医院建设,驻扎在方舱医院的王永刚坦言自己“来对了”。
“其实这次来,还有一个目的,想给家里要考初三的儿子一个榜样。我想告诉他,爸爸这次不喊口号,爸爸要用行动向你证明自己。”
在武汉抗疫,遇到了大雪纷飞,王永刚将点滴与家人分享。
“严厉爸爸”在微信给儿子做战疫记录
王永刚的儿子今年初三。在王永刚眼里,这就是“更年期撞上了青春期,火星撞地球啊!”
平时王永刚工作忙,经常要开车下乡做医疗体检,父子俩在家交流也不算太多。“但遇到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父子俩肯定不绕弯子,我虽然严厉点,但挺希望他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
2月4日下午5:00,王永刚接到医院的通知晚上8点即刻前往武汉,支援新冠肺炎疫情救援工作。“我立马回了趟家,收拾行李,洗了个澡,就要出发了。”妻子有点蒙,“儿子初三备考,两个人在家,大小事情彼此之间互相是个支柱。他这一走我真的担心过,还能不能回来?”
王永刚白天在方舱打不了电话,就晚上用微信视频和家人聊一下。儿子话不多,他就主动给儿子发信息。
“这次中考注定是一次很郁闷的考试,尽力就行了,不用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条,儿子,我相信你可以。”
“明天我要换岗了,可能要去新的医院,经历过这次战斗,这辈子无悔了。我们一起努力改变自己如何?”
老父亲王永刚用表情包、照片、留言激励儿子,虽然得到的回应不多,但是他坚持这样的沟通。
他把自己在武汉的一点一滴都写给儿子,去到了哪里、见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有时候发张自己拍的照片,有时候发一次自己的定位,又有时候是一两张有趣的表情包。就像是大多数青春期年龄和父母沟通的孩子一样,王永刚的回复也不多,但他希望能和儿子分享这一次难忘出征的点点滴滴。
“这一次,我想把我在武汉的所见所想都一一地告诉儿子。让他知道,爸爸是个对家庭、对妈妈和你有责任的人。希望你以后也要成为自己的英雄。”
儿子悄悄变懂事 邻居帮忙做饭
“这段时间啊,儿子真的挺自觉的。”自从王永刚一走,妻子便观察到了儿子的变化。“每天早上我会为他做好早餐,提高免疫力。儿子每天早上7:10就起来,吃完早餐,8:00就开始上网课。”同样要上班的妻子顾不上儿子,就只能靠孩子自觉。
结果最近的一次模拟考试,儿子前进了75名。“真的是挺骄傲的,儿子还是长大了。”
王永刚在武汉的日子里,有一天儿子遇到楼下的阿姨。“邻居特别好,是武汉人,听说儿子的爸爸去了武汉,她说以后你儿子的饭我来包了,我给你送上去,你爸爸都去武汉了,我们帮你做个饭还不行吗?”
就这样,儿子的午饭有着落了。儿子上网课自习的时间,也从晚上10:00多延长到了12:00。“我觉得有一个原因,因为爸爸去了武汉,儿子心里也紧张,所以就什么都按照最规矩的方式来做。他就想等着爸爸回来。”
偷偷看爸爸的防疫手册
王永刚和妻子在广州家中合影。
“以前我也和他说这说那,他就嫌我唱高调,这回我不唱高调了,要用行动来证明自己了。”有一天晚上,王永刚和妻子打电话,说自己和同事们“干掉”了两个方舱,病患清零。
儿子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爸爸是不是很快就能回来了呢?”
性格内敛的儿子,平时很少表达出对父亲的牵挂。直到王永刚从武汉前线回来,带回来了很多防疫培训用的小册子,拿给儿子读。
“当着我们父母的面,儿子从来都不翻。”妈妈知道,儿子脸皮薄,不好意思流露出自己的好奇和关心。
“后来才发现,趁父母不在的时候,我们儿子经常偷偷地翻看那些小手册。”王永刚心里也很安慰,“知道儿子牵挂着我们,我们也想维护好青春期男孩子的自尊心。”
军人家庭的娃,希望儿子能受锻炼
王永刚为4月27日复课的儿子准备的“防疫包”。
虽说即将面临中考,回来之后的王永刚,并不想在儿子的学习上压得太紧。
“他们都说我们是挺佛系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并不是压得太紧,我更希望他健康成长。”在武汉前线支援的王永刚,心里其实对孩子有挺多愧疚。“自己平时就没时间照顾孩子的学习,这回去了武汉,更是没有办法陪在他的身边让他担心。”
儿子在班里的学习成绩中等,对于即将到来的考试,王永刚和妻子想保持一份平常心。“即便是失败,我们都觉得也没有问题。因为我们都在努力,早一点晚一点都可以到达成功。”
王永刚坦言,自己是军人家庭长大的孩子,爷爷、父亲,家里的很多亲朋好友都当过兵。“我也经历过2008年的冰灾、从化大水,今年去了武汉战疫一线。我想给儿子起一个表率作用,告诉他当国家需要你的时候,国家有危难的时候,你必须第一个站出来。”夫妻两个人希望儿子长大能去部队锻炼几年,如果成为一名医生也是好的选择。
统筹:尹来 游曼妮 采写:南都记者 董晓妍 王道斌 通讯员 高龙 摄影:南都记者 董晓妍 部分由受访者供图
编辑:游曼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做足准备 安全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