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不出省免费游“龙门石窟”,8件海外回归文物抢眼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0-04-28 16:06

南都讯 记者许晓蕾 通讯员凌浩翔 28日,广东省博物馆与龙门石窟研究院联合举办“魏唐佛光——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在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厅一展出,展期至2020年8月28日。

龙门石窟,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南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北宋诸朝,断续营造达400多年,分布在伊河两岸的崖壁上,两岸窟龛依峭壁而凿,南北长达1千米,蔚为壮观。故唐有诗云“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谁穷造化力,空向两崖看”。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近11万尊、碑刻题记2800 多品、佛塔70 余座,以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题材之多样、雕刻之精美、蕴含之丰厚而蜚声中外。

pic_841558

4月28日,“魏唐佛光——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近年来,“海外文物回流”持续受到关注,吸引了愈来愈多的公众目光。此次展览展示的8件回归文物也是一大亮点。20世纪初,洛阳龙门石窟被大规模破坏、盗凿,大批石窟佛造像流落海外,直到80余年后才开启了“回归”之路。

其中,最早“回归”的1件是2001年3月,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发现,由收藏家赫尔曼·维利先生1978年所捐赠的一尊中国唐代人物造像,是洛阳龙门石窟看经寺29尊罗汉造像中唯一一尊被盗凿的摩诃迦叶后,于当年4月19日专门派人将他“送”回我国,开启了龙门石窟流失造像的回归序幕。

另外7件则是2004年至2005年,由国家文物局下属的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利用“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从海外分两批征集回国的:第一批是美籍华人陈哲敬先生个人收藏的5件造像,分别是古阳洞高树龛佛头像、火顶洞观音菩萨头像、菩萨头像、唐代佛头像、唐代前期飞天造像;第二批是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征集的两件龙门石窟唐代造像,即佛头像、天王头像。

5112x3384_a3fd78c8f881afe718fe0a35f14746

3D打印技术的运用也让不可移动的龙门石窟的龛窟展现在大家面前。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5760x3840_78c76669bed70b29f9fc2b39479e04

佛坐像。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5760x3840_cb87c0eddecfc89dd966bd5bb0ba53

古阳洞高树龛佛头像。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5041x3390_8b0316a92fed6960c0eb9bc291615e

摩诃迦叶罗汉像。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4986x3522_a779129ef3bd0adae9441c70a57057

4月28日,“魏唐佛光——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5760x3840_dbbb444f0a8dc1b58904424eda7f64

圣善寺僧怀则经幢。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4974x3312_ab3f4f242a7d45e442c2090fb96914

舒像座菩萨像。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3464x4944_9a51429fb0a2a6ebb511707bb3e38b

唐李夫人墓碑。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5140x3424_df444062f1cd7fa87fe1a4f512af39

展览还用三维数字化虚拟复原了万佛洞洞口南侧的一尊菩萨像,也让观众看到了有颜色的石窟雕像。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4998x3462_8d288b91c20d9b290ff98efa9a3564

展览汇集了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收藏的85件龙门石窟相关藏品。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这8件石刻佛像属于中国造型艺术极盛时期的优秀作品,展现了北魏、唐代典型的皇家石窟寺造像艺术风范,是龙门石窟造像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批石刻佛像的回归,对恢复龙门石窟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这8件文物还曾在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中展出,当时十分惹眼。

此次展览分为“梵影归来——流失海外回归文物”、“至善至美——北魏造像及碑刻艺术”、“莲华庄严——唐代造像艺术”三个部分,汇集了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收藏的85件龙门石窟相关藏品,同时结合龙门石窟、石刻图片以及3D打印模型,较为全面地描绘出龙门石窟佛教造像艺术的基本面貌和风格特征。

展品中一级文物11件、二级文物28件、三级文物27件,珍贵文物占比非常之高,其中的舒像座菩萨像、力士像、优填王像都可谓是难得一见。龙门石窟研究院余江宁院长表示,这是近年来首次较大规模举办的龙门石窟精品文物专题展览,希望观众能来博物馆感受清癯秀美的北魏造像,观赏富丽健美的唐代佛像,聆听国宝归来的动人故事,了解斑驳古迹的修复过程。

展览还用三维数字化虚拟复原了万佛洞洞口南侧的一尊菩萨像,也让观众看到了有颜色的石窟雕像。该复原项目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将历史文献、三维数字化技术、雕塑、颜色检测及石质分析技术相结合,融内容、技术、艺术为一体,对其进行了虚拟复原,从根本上形成一整套的虚拟修复保护方法,具有不接触文物本体、修复可逆性的优势,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推广意义。

本次展览为免费展览。受疫情影响,观众参观前需预约粤博门票,入馆时请佩戴口罩并出示健康码,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安全监测。展览期间,将陆续推出学术讲座、直播导赏、线上填色游戏、微博摄影大赛等活动,还为观众准备了丰富的礼品。详情请关注粤博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等渠道。

编辑:方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