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山海关的K7384脱轨系管理单位未实施应力放散,发生胀轨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0-05-01 11:37

据国家铁路局官网4月30日晚消息,日前从赤峰南开往山海关的K7384次列车脱轨事故原因已查清,系设备管理单位未按规定针对气温回升情况及时实施应力放散,造成轨道发生胀轨,3号道岔尖轨与基本轨离缝,列车运行至此脱轨,事故认定为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责任铁路交通较大事故。

据南都此前报道,据沈阳铁路通报,4月12日14时29分,由赤峰南开往山海关的K7384次列车,在运行至锦州至承德线朝阳西站至大平房站间时发生脱线。经现场检查,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事发后,车上224名旅客被安排用大客车接续行程。

微信图片_20200501111948.jpg


据国家铁路局官网通报,经事故调查组现场勘察、调查取证、技术鉴定、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造成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事故地段于2019年12月24日在-16.1℃的低温环境下进行无缝线路锁定,4月12日当天气温为20.2℃、轨温37℃,锁定轨温和实际轨温差达53.1℃,设备管理单位未按规定对气温回升情况及时实施应力放散,轨道发生胀轨,造成3号道岔尖轨与基本轨离缝,导致K7384次旅客列车运行至此发生脱轨。依据有关规定,该起事故定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责任铁路交通较大事故。

事故发生后,铁路监管部门对责任单位提出了责任追究意见和整改要求。铁路运输企业、铁路沿线地方政府组织开展了铁路沿线环境安全集中整治,协调建立路地联防联控和预警工作机制,在全路开展安全检查督查。

采写:南都记者 黄驰波

编辑:张亚莉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