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母亲,笔端总有深情。唐代孟郊留书“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清代蒋士铨写下“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元代与恭则徒有“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的遗憾。
母亲节将至,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我的母亲”征文收到上千篇孩子们的作品。他们当中,有些来自广东的广州、佛山、江门等地区,也有些来自甘肃、四川等省份。作品当中,我们看到了勤劳的母亲、幽默的母亲、执着的母亲、严厉的母亲,更看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深沉的爱。
上台前的那一次陪伴
作者:张雅博 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初三5班
指导老师:杨婷婷
依稀记得那年的冬天,冷锋过境,寒风侵肌。一阵北风袭来,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刚冒出开窗透气的念头,立马就被这股风给吹灭了,赶忙拉紧了窗,一脸不情愿地坐回了琴椅上。
母亲早已在旁边坐下,静静等待着我,表情略微凝重,是啊,这鬼天气谁不觉得冷呢?缓缓打开琴盖,一页又一页地翻动着琴谱,我搓了搓干冷的双手,朝向口心,慢慢地哈了两口气上去,便开始了枯燥无味的基础训练。母亲在旁边不断指点着我,哪个手没到位,哪部分重音没弹出来,手部太僵硬等等,都被她一一点了出来。
僵硬的手指跳动着,冰冷的琴键翻滚着,一首C大调奏鸣曲流淌而出,枯燥而又无趣。“情感,情感,情感在哪里?”母亲反复强调着,身体也跟着前后摆动着,神色激动,仿佛想要我马上明白她的意思。可任凭我在寒冷中勉强挤出笑容,尽力翻动手腕,随着旋律前后摇摆身体,她仍是不满意,说弹出来的总是缺了那股味儿。一曲毕后,她缓缓地说道:“在表演中,丰富的技巧只是基础,真正出彩的是情感,用跳跃的音符把听众带入一个美好的意境,让听众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情感共鸣,沉醉其中,这才算是一次成功的表演。
揉了揉依旧僵硬的手指,准备继续从中找到一点感觉。这时,母亲突然叫我等一下,起身便到厨房翻找,拿出一个保温玻璃瓶。将刚刚熬好的姜茶缓缓倒了进去。她小心地用纸巾抹掉溢出的一两滴温水后,将它递给了我。瓶中水气翻滚着,热气层层升起,连忙把双手敷在上面,感受着那阵阵温暖。我张开嘴慢慢地品尝姜茶,湿润因干冷而发裂的嘴唇,温暖和甜意涌入了心田。我的心彻底化开了。
深吸了一口气,慢慢地往外吐。再一次抿了一口母亲递过来的姜茶,理了理演奏服的袖子,漫步走进赛场。嘴间洋溢着微笑,面向评委和观众一鞠躬,坐在一架华丽无比的三角钢琴旁,调整好呼吸,脑海里不断回响起母亲的话语:情感,色彩,意境。这时只看见月光洒落在窗前,布满了银光,晚风吹开了那摇曳的树枝。下意识间,琴键被我拂动,起起落落,上下翻滚,优美动听的月光奏鸣曲随之流淌而出。浪花不断拍打在沙滩上,明月高高挂着,我仿佛能闻到海水那淡淡的咸味。
一曲终后,台下鸦雀无声,良久,掌声爆裂般响起,经久不息。情感,色彩,意境,我做到了。在优雅而动听的曲声中,少不了的是那股淡淡的姜茶味,慢慢在滋润着我的身体,温暖着我的心灵。我的母亲,亦是如此,总是能在寒冷中,陪伴着我,给我带来无穷无尽的温暖。
名|师|点|评
成功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善于教育的父母。文中的妈妈耐心地陪着孩子练琴,指出孩子在表演中最应注意的问题,并在北风中给予姜茶的温暖,确实是很棒的母亲形象。如果能深入妈妈的内心,解释行为背后妈妈的情感与个性,妈妈的形象会更立体更丰满。
(点评老师:弓延红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州市第七中学初中语文科组长,广州市初中语文中心组组长,曾获“南粤优秀教书育人工作者”称号。)
征|文|启|事
#我的父亲#“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父母之于孩子,是守护,是牵绊,是深爱,是倾其一生的血脉感情。母亲节过后,父亲节即临,你对父亲有何印象?你的父亲扮演着怎样的家庭角色?你们之间,发生过哪些故事?写下来,分享你的观察和感悟。
征文对象:中小学生
体裁:纪实(诗歌、文言文除外)
截稿时间:2020年6月10日
投稿网址:http://h5.oeeee.com/zuowen/
或扫码进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
平|台|简|介
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面向中小学生,聚合优秀师资,提供别具一格的写作主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主写作。每周精选部分优秀作品刊登于报纸,并邀请名师名家点评作品。
统筹:南都记者 梁艳燕
本期主持:南都记者 刘雪
编辑:刘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