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验推广全国,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建成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超千个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原创
原创2020-05-07 14:27

近日,南都记者从公安部获悉,截至4月底,全国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已建成执法办案管理中心1127个,27个省级公安机关实现了涉案财物信息化管理,各地普遍开发应用了全省区市统一的执法办案与监督信息系统。

这意味着从群众报案、民警接处警、案件办理审核到嫌疑人看管看押、涉案财物管理、案卷保管,都会实时记录、系统管理、全程监督,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推广北京经验已建成超千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

海淀公安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2015年6月试点筹建,同年10月全面运行,是北京市首家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它的成立也开启了北京公安“一站式”办案的全新模式。自从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投入使用,海淀公安分局办理的全部刑事案件和8类行政案件便全部进入中心办理,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后,第一时间便会被送到这里。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建成确保了办案场所统一管理、案件集中办理等职能,同时探索建立派驻检察官、引入速裁法庭、援助律师等机制,推动监督端口前移,提升了办案质量。

近年来,全国各地学习北京经验,探索建设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以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

去年7月,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会议再度提出,要推动在市、县公安机关建设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着力构建一站式、全要素、即时性的执法监督管理新模式。

一年来,全国公安机关总结推广“北京经验”,不断完善执法机制、规范执法流程、深化执法公开、强化执法监督,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的执法管理监督制约体系,截止4月底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已建成执法办案管理中心1127个。

“一站式”服务提升执法质效,持续加强执法办案规范化建设

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实现了科技与执法深度融合,使打击犯罪更精准、执法办案更透明、执法公信力有了新提升,是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法治公安、智慧警务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深化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实践的缩影。

据了解,此前多地打造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让执法办案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据公开报道显示,自嫌疑人进入办案管理中心,就要戴上一个具备定位功能、信息关联的智能手环,既能有效杜绝无人看管风险,还能根据手环编码,对每个环节的监控进行智能调取,提升执法监督效率,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一般设置检验室,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血液、尿液、吸毒、妊娠等多项检测,减少侦办成本,同时案件受理后能通过电子卷宗保管柜,实现卷宗管理无纸化、卷宗存储数字化、进出库手续自动化,有效避免案件办理超期、卷宗资料遗失。

中心内部一般设速裁法庭,加强与检法部门配合协作,免去外出送审环节,降低执法风险,同时利于监督端口前移,提高办案效率。还配备有远程审判系统,法官、检察官可通过音视频进行远程审判,实现一站式审判,让案件速裁进入快捷通道。

据公开数据显示,截止去年9月,据统计,海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已收押3.4万余人,年均一万人左右。通过流程化、标准化、透明化管理,促进了一线执法办案效率和质量的双提升。同时,依托中心平台,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司法局在各自独立的情况下相互配合,实现了认罪认罚案件48小时全流程流转,办案效率再创新高。

公安部方面表示,下一步,全国公安机关将坚持不懈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推进公安改革向纵深发展。

南都记者蒋小天 发自北京

编辑:江英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