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张馨怡 自2018年福田区出台了《关于加强福田区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的实施意见》等社区专职工作者“1+6”改革文件以来,社工报考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超六成。5月11日,福田区社区专职工作者培训教材发布会暨培训考试工作启动仪式在福田区委党校举行。
记者获悉,改革后社工的薪酬体系发生了变化,从12.08万元/年变为全日制本科学历人员14万元/年,全日制研究生学历16万元/年,且已有两名社区专职工作者晋升为社区支部书记的案例,年薪超过20万。
细分岗位,本科以上学历报名者超六成
随着社会治理难度的不断提升,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正在向基层下移。为了进一步健全职业体系、完善岗位等级序列、增强待遇保障等机制,探索建立健全完善的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体系,2018年初,福田区在全市率先启动社区专职工作者改革工作。
按照“因事设岗”原则,福田区对社区党委、社区工作站、社区居委会等工作职责进行全面梳理,建立起以工作职责和工作管理层级为依托的岗位系列,具体包含负责人岗类、主办岗类、辅助岗类等3个岗类和10个具体细分岗位,将包括社区党委书记在内的社区党委、居委会、党群服务中心从事社区服务、社区党建和日常管理的所有人员统一纳入该职业体系。2019年以来,福田区已组织完成2次社区专职工作者公开选用,共招录专职工作者724人,总报名人数18940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超60%(改革前仅20%),且新招人员中不乏全国重点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人员基本素质大幅提升。
平均报名比约为1:26,其中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超60%。
从辅助类岗位升至负责人,年薪突破20万
可期的晋升渠道、公平的物质回报是引才聚才的重中之重。改革后,福田区建立起以“星量”累积与运用为核心的社区专职工作考核晋级标准和薪级工资标准体系。每个职级和薪级对应相应的“星量”,社区专职工作者可以通过改变与“星量”密切相关的个人学历水平、职业资格、工作年限、综合能力等实现薪资和职级的晋升,符合条件的社区辅助岗类人员也可按程序转入主办岗位和负责人岗位。
2019年以来,福田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中共有67人通过提升学历或职业资格证书增加了“星量”,1766人通过年度考核增加“星量”,另有14人因工作表现突出由各用工单位申报增加“星量”,27名社区专职工作者从辅助岗转为主办岗。畅通职业晋升通道和相应的薪资改善不仅激发了广大工作者的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也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的职业化管理提供了现实的路径。目前已有两名普通社区专职工作者晋升为社区支部书记的案例,年薪超过20万。这也意味着,一名网格员也可以通过努力晋升为社区支部书记。
起薪最高可达16万/年,推出培训系列教程
为进一步规范薪资管理、保障专职工作者合法权益、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制定薪酬福利和绩效考核管理方案,明确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薪级工资、季度绩效考核奖、职位补贴、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等。
其中,薪级工资设定35个薪级用于社区专职工作者岗系,每个薪级对应相应的工资标准和星量标准,根据社区专职个人学历水平、职业资历和工作表现等累计星量综合确定,考核奖和职位补贴分别根据其工作完成情况及岗位级别发放,五险一金、福利待遇、企业年金均享有制度性保障。
改革前社区工作人员一般经费核拨标准为12.08万元/年,改革后新入职的全日制本科学历人员为35薪级,年核拨经费约为14万元,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劳派人员为41薪级,年核拨经费约为16万元。随着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化和完善,相信困扰基层多年的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素质偏低、工作主动性不够、学习热情不高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为进一步提升专职工作者培训规范性,促进社区专职工作者全面系统掌握社区工作相关知识,2018年底福田区组织专家学者成立“社区专职工作者培训教程”编写小组正式启动相关工作。
期间,多次就培训教材编写工作组织区24家相关职能单位、街道召开会议深入研究编撰工作,多次深入街道、社区进行实地调研,查阅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材料,参考了全国各省市招考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大纲和教材,结合福田区社区工作的实践,经专家多次研讨、审定,于2019年10月完成初稿,初稿形成后经广泛征求业务单位、街道、社区意见,组织专家论证,反复修改等环节,最后形成“1+3”共4卷教程(基础理论卷、党建工作卷、综合业务卷、网格实务卷),目前基础理论卷已正式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