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各大中小学陆续开学,学生们的饮食安全再次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作为流行的网红零食,辣条一直都深受学生欢迎。虽然一说起辣条,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垃圾食品。尤其是辣条的制作过程在网络上曝光之后,人们更不待见这种油腻的食品了。但即便如此,因为辣条独特的口味,现在依旧有很多青少年甚至是大人都对其爱不释手。辣条是否属于垃圾食品,如何客观认识辣条?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质量公开课”,和专家一起聚焦网红零食中的扛把子——辣条。
扫码或点击观看本期质量公开课节目质量公开课—辣条。
前身是酱干
辣条以面粉为主要原料
辣条这种零食是怎么出现的?据资料显示,辣条的前身是湖南平江酱干,卖酱干在当时是很多平江人养家糊口的一种方式。1998年发洪水,生产酱干的原材料大豆价格上涨,严重影响了酱干的市场。当地人后来找到了另一种原料——面粉来代替它,琢磨了几个月之后,一种接近于面筋类型的熟食制品面世了。后来,根据大家的喜爱程度,确立了麻辣加甜的基本口味。当地人根据口味和形状,给这种食物取了名字叫“辣条”。从诞生到现在, 短短二十年的时间,辣条就发展成几百亿的规模,这种发展速度可以说是相当迅猛。
SGS农产食品部技术经理胡嘉颖(左)参加南都质量公开课。
SGS农产食品部技术经理胡嘉颖介绍,辣条是以小麦粉和(或)其他谷物粉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盐、食用油脂和一些其他的辅料,经过配料、挤压熟制、成型、调味、包装等工艺加工而成。现在市面上的辣条种类很多,辣条生产商为了抓住更多消费者的心思,不断推出新品,从原来的甜辣味、麻辣味,衍生出鸡肉味、牛肉味、薯条味等;形状更是各式各样,圆的、扁的、方的、螺旋的都有。胡嘉颖表示,其实辣条作为一种休闲食品,目前的标准也不会去对它的细分种类或者等级作明确划分。
国家标准体系
没有对辣条明确品类
其实说起辣条,很多人的态度是很微妙的。它的美味让人欲罢不能,可以说是俘获了一大波吃货的心;但同时另一拨人会联想到,辣条是一种“不健康、不卫生”的食品。很多家长也不让自己的小孩吃这一类食品。
说起辣条,很多人的态度很微妙。
胡嘉颖认为归根到底就是因为辣条缺少一个统一标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市场的生产和监管,都难以统一,各地自发制定了地方标准。”例如,湖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湘式挤压糕点》(DBS43/002-2012)、重庆市地方标准《调味面制品》(DBS50/028-2017)、河南省地方标准《调味面制食品》(DB41/T515-2007)等。(注:上述标准部分已废止)
辣条统一按照
“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管理
品类的不同直接导致了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的差异。以辣条大省湖南为例,几年前辣条的生产主要是参照湖南省的地方标准《湘式挤压糕点》,里面就提到食品添加剂要符合“中式糕点”的规定。胡嘉颖表示仅就甜蜜素来说,湖南是允添把它添加到辣条里的。而河南省又会有自己的一套地方标准,包括曾经发生的“辣条下架”事件,其实也是这些争论的延续。
2019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
针对这些差异,2019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公告将辣条定位为按照“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来管理,胡嘉颖认为在关于辣条如何选择食品添加剂这块,辣条的身份不再尴尬了,生产企业都统一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的相关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如果我们有了共同的标准,大家都统一按照这个规范去生产的话,在卫生安全方面是不用太担心的。”
食品添加剂非洪水猛兽
辣条添加甜蜜素有限值
从近两年的抽检结果来看,辣条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比如菌落总数)、食品添加剂(比如防腐剂、着色剂),或者是一些违规使用的添加物。现在抽检会发现一些食品添加剂不合格的现象,更大的可能是为了追求口感、色泽或是延长货架期等的原因,人为地超量添加。对于食品添加剂,可能有些人对它存在着误解,甚至是“谈添加剂色变”。胡嘉颖表示,从客观科学的角度来看,食品添加剂并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如果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允许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围来使用的话,大家是不用担心的。”
辣条中甜蜜素有最大使用量限值。
对于消费者关注度较高的食品添加剂,胡嘉颖表示将辣条划入调味面制品后,辣条生产企业将不得使用山梨酸及其钾盐、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这两种防腐剂。此外,生产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甜蜜素,由于摄入过量可能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对于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为明显,因此甜蜜素的最大使用量限定为1.6(g/kg)。对于辣条这种产品,胡嘉颖特别提醒儿童、老人和肠胃不适者,符合产品标准的合格产品并不是“无论吃多少都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的,“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量食用”。
多款辣条产品
钠含量水平普遍较高
对于普通消费者,如何看辣条产品外包装的营养成分?胡嘉颖特别提醒消费者要注意包装上的钠,质量公开课现场多款辣条产品的钠含量较高,其中一款产品每100g含有2460 mg钠,达到一天摄入量的123%,“这已经是一个蛮高的水平了,如果吃100g辣条,就超过了一天钠的摄入参考值,再加上早中晚餐饭菜中的钠含量、以及其他一些吃进肚子里的零食,这一天下来可能会远远超标。”
质量公开课现场多款辣条产品的钠含量都较高。
另外一个要注意的指标,是占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比较高的成分——脂肪。多款辣条标签显示,吃100g辣条就能满足脂肪一天摄入量的40-50%。因为过量的脂肪也是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胡嘉颖提醒对于想减肥的朋友尤其要注意。另外,据了解,有关部门也在引导生产企业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2019年发布的公告就在倡导生产企业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相关要求,改进工艺、改善配方,制定食品企业标准,降低辣条中盐、脂肪、糖含量。
相关
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
被列为最高风险等级进行全覆盖检查
中小学返校复学后,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也是市场监管部门重点监管工作之一。学生返校复学后,广州市场监管部门将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列为最高风险等级进行全覆盖检查;将监督抽检和日常检查有机融合,重点检查经营单位食品安全情况。
学生返校复学后,市场监管部门将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列为最高风险等级进行全覆盖检查。
要求经营单位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三无”、假冒伪劣、有毒有害、过期变质食品等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将与教育、应急等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做到风险隐患专项排查制度化、固定化,突出问题导向,实施“清单式”监督检查管理,有效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出品: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
主持:陈养凯
采写:南都记者 陈养凯
摄影:南都记者 马强
直播:卫志凌 崔俊超
设计:金国华
如果您有相关线索
欢迎发送邮件到
也可通过微信/抖音
搜索“鉴定评测实验室”
与“鉴定君”随时互动
编辑:陈养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