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5月15日上午,“丝路启航——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在南汉二陵博物馆开幕。
据了解,此次展览由广州市海丝申遗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联合主办,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贵港市博物馆、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防城港市博物馆、钦州市博物馆、防城区博物馆协办。
本次展览也是南汉二陵博物馆开馆后引进的第一个外展。展览展出时间为2020年5月15日至9月15日。
5月15日上午,“丝路启航——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在南汉二陵博物馆开幕
西汉“九真府”铭陶提筒。
西汉玻璃杯。
西汉金饼。
展览分“跨洋过海”“兼容并蓄”“江海相连”三个单元,共展出广西出土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物120件(套),包括国家一级文物8件(套),二、三级文物各41件(套)。汉代金饼、玻璃杯、水晶坠饰、“九真府”铭陶提筒、羊角钮钟、陶胡人俑座灯等国家一级文物首次集中在广州亮相。丰富而珍贵的文物生动再现了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科技与文化传播、人员往来的人文图景,以及岭南与此同中原地区密切交往的历史,实证汉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元、包容特质。
据展览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5月18日是第44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本次展览与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高度契合。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西方之间开展经济贸易、技术传播、文化交流和人员和平往来的大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历经千年、绵亘万里,积淀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核心丝路精神。广东、广西地处岭南,濒临南海,具有发展海外交通贸易的独特优势,番禺、合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东端的知名港口和商业都会。
当前,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工作受到广泛关注。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自2007年起启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2017年4月,国家文物局主持召开海上丝绸之路保护与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联席会议,广州被推举为城市联盟牵头城市。2019年5月,市委决定在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加挂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中心和南汉二陵博物馆牌子,承担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宣传展示和利用等基础性工作。日前,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科研团队历时近五年开展广州出土汉代珠饰研究形成的科研成果《广州出土汉代珠饰研究》专著正式出版,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研究的又一重要阶段性成果。
当天下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还举办“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学术座谈会”,邀请来自两广地区文博单位、高校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就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保护、宣传展示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行交流探讨。
采写:南都记者 许晓蕾 通讯员 穗文考
摄影:南都记者 谭庆驹
编辑:黄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