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斤杨梅已被承包,深圳一杨梅基地或成广东首个“盒马村”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0-05-16 11:55

南都讯 记者陈盈珊 疫情让农产品一度出现滞销,如何让农业产供销加速数字化,成为行业关注议题。近期,上海崇明岛华西村高调亮相,成为新零售联手打造的数字农业基地代表之一。这也是国内首家“盒马村”,村内翠冠梨直供新零售线上线下全平台。当中,黑科技成为亮点。在无人机、无人值守果园机器人、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数据传感器之外,果园还建立了溯源系统、农事管理系统、物联网云平台,实现产、供、销的数字一体化。

1.png


深圳会否也诞生这样一个数字农业基地呢?南都记者独家获悉,目前位于深圳坪山的杨梅基地有望成为下一个“盒马村”,也是广东第一个“盒马村”,今年基地20万斤杨梅已被盒马“承包”。目前,数字化改造已在进行。

从消费终端倒逼产业数字化

当下的中国农业处于什么情况呢?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传统的农业模式,还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农业,效率相对低下。举个例子,传统借助人力的农药喷洒方式,除了会有喷洒区域步不精准造成的农药浪费,也容易导致用力不均而出现农药在单棵单株上超量,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务农人口逐渐减少,应用高科技系统或者设备、方法,在数字化农业进程中不断探索,可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加快步伐走出一条适于中国发展的数字化农业之路”,业内人士点评。

2.png


数字农业,是指把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数据数字化、线上化的过程,从手动录入变成由传感器或者仪器设备自动采集,并上传至平台存储。累积足够的数据量后,通过技术专家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模型,应用并指导生产活动的过程。

而数字化的实现,尤其是产业链上的全链条打通,有助于突破当下的滞销难题。疫情下,农产品困在当地,无法有效传递信息给到市场。同时,目前国内农业中实现产地与终端消费者打通的很少。

“常常出现的情况就是,今天因为供应不足,价格大升,明年因为大家都去种植导致供过于求价格下滑。一个农产品的价格浮动犹如股票市场,农户都在赌明天的价格会不会涨得更高,其实这是不利于产业长远发展。”同样涉足上游养殖,一位餐饮行业的负责人也如是告诉记者,他认为以合理利润构建的长期订单,有助于实现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也就是我们说的消费端倒逼产业上游升级,数字化升级同样有利于产业的发展,这次是新零售的角度。”

引入“海陆空”三大改造 农户用一部手机看农场

一部手机看农场,这可不是农家种菜偷瓜的虚拟游戏,而是正在实现的场景。沪深正成为疫情下农业数字化的领头兵。

记者了解到,深圳坪山的杨梅基地有望成为下一个“盒马村”,今年20万斤杨梅已被盒马“承包”。位于当地坪山和横岗的杨梅园区今年预计产量达到20万斤,负责人刘子金表示,这些杨梅都被盒马“包”了,他和基地员工只需要专注于农产品种植、提高品质,不用操心物流、销售、市场运营。而这里也有望成为广东第一个“盒马村”。

和上海盒马村的情况类似,黑科技正成为坪山杨梅基地的重要抓手。通过一部手机,农户可以实现远程操控,农场果园的情况一目了然。坪山基地将从“海陆空”三方面进行改造。比如,灌溉方面引入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间,机器会自动配比水量和肥量,并可实现远程操控。

陆上,无人值守果园机器人有个大大的“肚子”,可容纳500升液体,它的主要任务是为果树洗澡除菌,遇到病虫害时为果树施药,特别是盛夏,有时田间气温超过40℃。对农民是严峻考验,可它就不怕。空中,植保无人机可以覆盖树冠部分的农药喷洒,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它不但可以节省20%的用药量,而且极大节省人力。

800x534_5ebf571c5cbfc.png

随着数字化改造升级提上日程及订单式生产成熟,消费者也可以享受不一样的待遇。“今年的杨梅我们以‘日日鲜’的形式销售”,盒马采购李纯海介绍,每一盒杨梅只在货架上销售一天。前一天,盒马的自动补货系统,根据商品陈列位、价格、天气、节假日等因素,采购订单自动发送杨梅基地。工人们按照当天订单量菜摘,送到盒马加工中心,预冷、打包,次日清晨送上货架,全程冷链。

通过只卖一天、缩短货架期,倒逼商品保证新鲜度;依靠严谨的自动订货系统控制损耗,“让‘提升购物体验’不再是空话,也让农业数字化指日可期。”李纯海表示。

 

spacer.gif

编辑:柯晓明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