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拍摄的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这里是冰雪的世界,风景十分壮观。 新华社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沙棘林和湿地(5月16日摄)。 新华社
栖息在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岩羊(4月29日摄)。 新华社5月17日发
新华社珠峰大本营5月17日电 根据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的数据,珠峰保护区现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491种,其中雪豹数量在190只至270只之间;高等植物2550种;森林面积55000多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4.85%。
而像珠峰大本营一样的管理站,珠峰保护区内共有20个,平均每个管护站配备10名管护队员。除了保护野生动物,他们还是珠峰大本营区域的垃圾管理员。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正在巡逻(5月15日摄)。 新华社
珠峰游客大本营旁设立了垃圾转运站,登山者、游客和当地村民等产生的生活垃圾全部运输至此,并建立台账,之后转运至定日县城统一处理。
今年,登山大本营还增添了垃圾处理的新设施。登山者产生的污水、餐厨垃圾和排泄物,就地无害化处理,水资源还能循环利用,这样从登山营地转运下来的垃圾就少了很多。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各级财政已投入超1.3亿元,用于珠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未来,珠峰保护区将在定日县投建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建设空气监测站,对核心区实施全天候空气质量监测。
天气转暖,高海拔山区中也能见到大片绿色。再过一个月左右,岩羊的繁殖季就将到来,但狼在那时也会活跃起来。人、动物、山,和谐共生。
栖息在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鸟(5月2日摄)。 新华社
测量登山队员5月16日14时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营出发,再次向珠峰峰顶发起挑战。他们将于当晚抵达海拔5800米的过渡营地。如果天气条件有利,队伍有望22日登顶。由于天气原因,登山队此前推迟了原定的攀登计划,从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下撤休整。 新华社
编辑: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