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两会开幕前夕,公布了《将车辆购置税由中央税改为中央地方共享税》、《将汽车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至销售环节 并实现中央与地方共享》、《适度放开“禁限摩” 科学规划城市摩托车行驶》三项建议。
李书福认为,将车辆购置税由中央税改为中央地方共享税,中央和地方共享比例为50%:50%,将有利于这将有力缓解各地方政府“三保”(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支出压力,并对拉动汽车消费、改善停车难有所帮助。
李书福。
建议将车辆购置税改为中央地方共享税
作为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在车市下行的大背景下,2019年,我国全年汽车生产总值超过8万亿人民币,占GDP比重达到8%,实现利税超4800亿人民币。李书福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处在较低水平,汽车的消费潜力依然很大。
为促进汽车消费,中央多次提及放宽限购,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各地政府的积极性冷热不均。李书福认为,当中的一大障碍,正是汽车行业税收制度。
目前,我国的汽车购置税和消费税均为中央税,企业所得税与增值税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仅有车船税为地方税且占比微乎其微。地方在快速增加的汽车销量中没有获得收益,相反却承担着汽车保有量快速膨胀后的交通拥堵成本和道路、停车场、充电桩等基础设施投入成本。
对此,李书福建议,将车辆购置税由中央税改为中央地方共享税,中央和地方共享比例为50%:50%。按照测算,即使在单车售价不变的情况下,预计2030年可实现车辆购置税收入近5000亿人民币,按照中央与地方50%:50%共享比例,地方政府可增加税收2500亿人民币。
李书福表示,这将有力缓解各地方政府“三保”(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支出压力,同时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为拉动汽车消费创造条件的积极性,加大对城市道路、停车场、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解决城市道路拥堵和停车难等问题,补给城市道路建设之用,从而达到促进汽车消费的目的,使汽车产业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他还建议,将调整后车辆购置税地方财政收入适当比例用于汽车企业新技术研发以及促进汽车消费。
消费税后移可减少生产企业资金占用
关于将汽车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至销售环节、并实现中央与地方共享的建议中,李书福认为,而根据现行的消费税政策,除超豪华小汽车在零售环节加征消费税外,其他小汽车均在生产(进口)环节征收,“生产企业垫付消费税导致汽车生产企业资金大量占用,影响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不利于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汽车消费税目前为中央税,地方受益微薄,相反却承担着汽车消费快速增长后的交通拥堵成本和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投入成本。
对此,李书福建议,将汽车消费税征收环节由目前的生产环节后移至销售环节,并建议中央与地方“五五共享”,这样既能减少生产企业流动资金的大量占用,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将资金投入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从而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又能有更多资金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
建议适度放开“禁摩”
2019年,我国摩托车产销量分别为1737万辆和1713万辆,出口712万辆,创汇40多亿美元,91家主要摩托车生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28亿人民币。但相对于巅峰期,摩托车产销量已经萎缩了不少。
2007年,我国摩托车产销量3000多万辆,占全球总量的55%。但由于全国近190个城市 “禁限摩”等原因,造成市场萎缩,企业转型升级动能不足,技术进步停滞不前,竞争力不能持续提高。相反,仅仅本田一家,在 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的摩托车全球销量就已经突破2000万辆。
李书福认为,国内各地实施 “以禁代管”一刀切的做法,极大地抑制了摩托车行业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及结构优化,对摩托车出口及国内销售造成巨大影响。
对此,他建议,可试点部分城市恢复摩托车上牌及通行,制定摩托车相关交通管理办法,并重新制定摩托车驾照考试等级,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和营运摩托车的管理。在企业端,鼓励摩托车相关企业在新能源暨摩托电动化方向加大研发力度,出台全国统一的电摩上牌政策。
采写:南都记者 钟键挺
编辑:林嘉柳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2020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