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佛山市南海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南海区丹灶镇举行。作为活动的重要一环,现场举行了仙湖氢谷十大项目启动暨佛山仙湖实验室工程建设启动仪式。
仙湖氢谷十大项目,当中既有广东探索氢燃料电池及汽车生产、广物新能源、巨正源佛山氢能储备基地等产业项目,也包括了启动研究轨道交通、仙湖隧道等交通配套项目,以及南海中学实验学校、氢能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等公共配套项目,将进一步完善仙湖氢谷的生产生活配套,吸引更多优质科创资源汇聚发展。
南海区是佛山氢能产业发展的核心承载区,立足高质量发展,将氢能产业作为建设“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在丹灶镇规划建设面积48平方公里的“仙湖氢谷”,按“一湖一城三园区”的空间布局,打造集氢能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展示交流、创新服务于一体的氢能源科技中心。
经过10多年发展,包括广东泰罗斯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广东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探索汽车有限公司等多个行业龙头企业相继落户,丹灶逐步形成涵盖从加氢设备研制、加氢,到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动力总成、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等氢能产业链,促使丹灶在构筑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体系和氢能源汽车商业化运营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作为南海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仙湖氢谷十大项目的启动将大大优化丹灶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多方面区位配套,加快仙湖氢谷建设,在氢能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推广应用“三极”发力,强力补齐和完善“六位一体”的氢能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中国氢能产业商业化创新发展引领区”。
其中,南海中学实验学校总投资约15亿元,将以南海中学为品牌带动,拟建由区教育局直接管理的12年一贯制区直公办学校,预计将在2021年9月前完成建设并启动招生。作为南海优质教育品牌,南海中学实验学校的建设改变了丹灶缺乏高中教学资源的局面,将大幅提升丹灶教育品质。
作为南海区重点建设的三甲医院,南海人民医院新院建筑面积为36.5万平方米。从2015年8月正式动工开建,计划今年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届时南海人民医院将整体搬迁到新院区。全新打造的南海人民医院将规划成为辐射佛山、面向全省的现代化综合三甲医院,让包括丹灶在内的周边地区居民能够便捷享受到南海最优质的医疗资源。
此外,南海区计划投资24亿元在丹灶启动研究和建设轨道交通,使丹灶和其他镇街同步进入轨道交通时代,进一步加强丹灶与周边区域的联系,可充分享受周边优质公共资源配套,包括12分钟可直达佛山西站和在建中的南海新人民医院。
除轨道交通启动研究外,丹灶的公路交通路网也将迎来一系列重磅项目落地。对内,作为十大项目之一的仙湖隧道项目位于丹灶镇桂丹路(仙湖段)交通节点,计划投资3亿元,采用下穿隧道方案疏通城市交通脉络,加强仙湖片区桂丹路南北向区域连接。
对外,多条快速路的建设将带来丹灶的区位变革。包括广佛新干线及西延复合通道工程、佛山市季华路西延线工程、南海中线公路工程等。
其中,广佛新干线及西延复合通道工程项目线路西至丹灶对接广昆高速(珠二环高速)横江立交,往东衔接广州内环,全长36.4公里。项目建成后,将改变丹灶向东跨越东平水道只有桂丹路连接南海东部片区的现状,强化与广州的联系,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季华路西延线项目路线全长约15.31公里。工程西接富龙西江特大桥工程,起点位于金白线节点(龙池立交)以东,往东分别与樵丹路、西二环高速、东升南路、樵金路相交,后下穿过顺德水道后与现状季华路相接,并往东与禅港路、紫洞路相交,工程终点位于紫洞路节点东侧,沿线途经三水区白坭镇,南海区丹灶镇、西樵镇,禅城区南庄镇。
南海中线公路是西二环高速和佛山一环在南海中部区域又一条连接通道。项目拟经丹灶罗行、狮山小塘接入佛山一环,该项目使得丹灶和狮山两镇连接成更加有机的整体,让丹灶快速东达禅桂核心圈,对促进丹灶镇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三条快速路,加上原有的桂丹路,将形成了丹灶对外路网“四龙出海”新格局,路网的建设完善将大大拉近了丹灶与广佛中心地带的距离,拉开了丹灶乃至南海的发展新格局,让丹灶更好地融入“广佛半小时都市圈”。可以预见,随着交通路网的完善,享受到南海一系列顶级公共配套的丹灶区位价值将得到突显,对于各类优质资源的吸引力也将大为增强。
附仙湖氢谷十大项目简介
佛山仙湖实验室项目
佛山仙湖实验室于2019年年底正式成立,是经佛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的佛山市属事业单位,同时是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佛山分中心。首期将投资15亿元,致力打造氢能领域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战略科技创新平台。
实验室将在仙湖氢谷布局光伏制氢、燃料电池、动力总成、智能网联汽车、热电磁材料与器件等11个实验室以及电池测试、系统测试等5个中心。
预计在2020年10月完成专家楼、实验楼主体的建设,以及综合楼的部分工程;2021年8月完成基础设施整体工程。
南海386辆氢能公交投运项目
南海区投入7.4亿元新购置386辆氢能公交车,车长均为8.5米,续航里程700公里,开通40条氢能公交线路运行。该批386辆氢能公交投运后,南海区合共已投入826辆氢能车辆参加“科技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促进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项目”,其中公交车397辆、宽体轻型客车3辆、物流车426辆。
至此,南海区成为国内氢能汽车推广规模最大、使用最密集的区域,今年将迈进“一区千辆”的应用规模。
启动研究轨道交通项目
南海区计划投资24亿元在丹灶镇启动研究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使丹灶进入轨道交通时代。在南海医院线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动研究向丹灶延伸,建设南海人民医院新院区至仙湖入口的桂丹路沿线轨道交通。
氢能学院项目
2019年,南海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合作推动氢能学院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8亿元,拟纳入南海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分启动期和二期建设。
启动期将利用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南海校区(南海开放大学)办学基础,在原南海一职丹灶校区成立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南海校区氢能学院,配备教学设备、氢能专业实训设施设备。该校区占地面积近30亩,计划于2021年9月投入使用,面向全省招收150名新能源汽车(氢能方向)和氢能技术应用两个专业的学生。
同步推进学院二期建设,占地面积350亩,建成后办学规模可达4500-6000人。
南海中学实验学校
项目位于南海区丹灶镇仙岗赤坎村桂丹路南侧,总规划用地面积约300亩,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将以南海中学为品牌带动,拟建由区教育局直接管理的12年一贯制区直公办学校,高中部、初中部、小学部分别拟设60、30、36个教学班,学生人数分别为3000人、1500人、1620人。
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5亿元,将新建教学楼、图书室、运动场、宿舍楼、实验楼、食堂、风雨操场、多功能教室、礼堂、篮球馆、游泳馆地下室、连廊及园林景观、排水工程、水电工程、海绵城市建设等配套设施。
项目争取在2021年9月前完成建设并启动招生。
广东探索氢燃料电池及汽车生产项目
广东探索汽车有限公司由重塑集团投资成立。重塑集团是国内领先的车用燃料电池系统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打通氢能和车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全方位产业链,推动氢能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探索公司与佛山市南海区政府签约,共同建设“氢能产业基地项目”,包括燃料电池电堆及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研发与生产、燃料电池汽车关联产业研发与生产、关联零部件产业基地等。
项目计划总投资21.6亿元,其中一期项目现在启动装修,预计7月竣工;二期项目预计2020年年底启动。
氢能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项目
项目位于南海区丹灶镇仙湖氢谷核心区,规划用地面积约37亩,总用地面积约2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
项目计划总投资约5亿元,拟建设国家氢能展示展览中心、国家氢能会议中心,兼顾城市体育公园功能,预计2021年10月氢能产业大会举办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广物新能源项目
广东广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广东广物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设立。广物国际集团是广东省大型省属国企、国家重点培育的20家流通领域大企业集团之一——广东省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独资骨干二级子集团,总资产超过25亿元,集团拥有9家全资子公司,聚焦于清洁能源、汽柴油、铁矿、橡胶、煤炭、甲醇等大宗商品产业化经营。
项目预计2020-2023年在华南地区的投资总额10亿元,拟在全国范围内投资清洁能源、清洁能源综合管理、天然气管网建设、分布式能源建设、LNG气站建设、车用清洁能源利用的应用项目等。预计年产值15亿元,并争取5年后成功上市。
巨正源佛山氢能储备基地项目
巨正源股份有限公司将在南海区范围内建设佛山氢能储备基地项目,首期计划投资总额约1亿元。储备基地将依托巨正源东莞立沙岛工厂2.5万吨/年的氢气产能,配套规模适当的PSA氢提纯装置,全力保障南海的氢气供应,降低用氢成本。
仙湖隧道项目
南海区丹灶镇桂丹路(仙湖段)交通节点改造拟采用下穿隧道方案,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仙湖隧道,疏通城市交通脉络,加强仙湖片区桂丹路南北向区域连接。
采写:南都记者关婉灵 通讯员叶迟华 张柏林
编辑:何惠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0佛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