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生新突破:机器人+无管技术“微微创”,切除肿瘤保全肺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健康联盟
原创2020-05-20 17:37

南都讯 记者李春花 通讯员 韩文青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何建行教授团队完成多例“无管化”机器人胸腔镜手术,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再次升华机器人系列手术。

WechatIMG1156.png

“无管化”机器人胸腔镜手术正在进行。

来自中山的邹先生和韶关的老王均因出现反复咳嗽,并且有咳血现象而急忙到当地医院就医,邹先生有着医学背景,很快就明确了病因,在胸段主气管处有一个近2公分大的肿瘤。老王辗转求医,在一间三甲医院做了全身PECT检查后才发现,在气管分叉处有一个肿物。

传统气管肿瘤切除手术采用大切口开放式的方法进行,但对患者的创伤大、恢复过程慢,在全球能够顺利开展腔镜胸段气管外科手术的医疗单位并不多,而且在操作过程中为了保持患者呼吸平稳,需要中断操作、反复进行气管插管,给患者的气管造成较大的损伤,在插管过程中还存在肿瘤细胞剥离、破裂等风险,延长整个手术操作的时间,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在国外,通常会采取在ECMO支持下完成此类手术,不仅会引起全身血液和内分泌平衡的紊乱,而且大大增加了手术治疗费用。老王的肿物长的位置很特殊,刚好在左主支气管分叉处,要根治就需要将整个左肺切掉。

邹先生和老王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求医,完善新冠肺炎筛查排除新冠感染之后入院,何建行教授带领团队先后为他们两个人分别实施了达芬奇机器人主刀、裸眼3D视觉下的全腔镜“无管化”胸段气管重建术、及气管次级隆突重建术。

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两人接受了“Tubelss+Robotic”的国际领先技术,手术过程不仅应用了何建行教授国际首创的“无管”技术,更利用最新一代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了“微微创”效果。仅需要3-4个不到1公分的小孔作为手术入路,便解决了高难度气管肿瘤问题,避免了大开胸;且麻醉时不使用肌松药,术中不需要气管插管,减轻对患者咽喉部的损伤,术后也无需放置胸腔引流管与尿管,大大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与不适。术后患者六小时便可以下地行走,三天便康复出院,回家休养后两周,邹先生已经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真正实现了快速康复。

WechatIMG1155.png

“无管化”机器人胸腔镜手术进行中。

 “这两个患者都属于气管肿瘤领域的高难度手术,一个是主气管段重建,另一个是难度更高的次级隆突重建,一般情况下,做此类手术都需要使用ECMO,”何建行教授团队骨干成员、胸外科主任医师李树本说,尽管如今机器人手术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但运用机器人开展“无管化”全腔镜复杂气管手术,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非常罕见的。

微创手术的切口小,因而操作空间很小,仅靠人手完成3个支气管重建吻合的操作难度很大,而机器人手臂具有可360度转腕手术器械,缝合角度更加自如,可以实现更为精准的缝合,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图片来源:广医一院

编辑:李春花

2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李春花1.21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