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选】啰嗦的妈妈

南方都市报APP • 非虚构写作
原创2020-05-20 20:19

网稿LOGO.jpg


啰嗦的妈妈

作者:查皓严 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初一5班 

指导老师:蔡玲

有些同学说他们的妈妈很啰嗦,我想应该都没有我妈妈啰嗦。     

我妈妈啰嗦起来经常抓不到主题。

有一天,我在回家的路上,心里喜滋滋地想着某个竞赛第一名的事情,高兴得不禁低着头走路。正当这时,我听到一辆电单车从后面“吱吱”缓缓减速的声音。我的思绪被打断了,难不成我挡路了?

竟然是妈妈!“走路不要低着头,垂头,就丧气呀!南怀瑾先生说过的。要么就是你在思考问题,你沉醉其中,连我大老远按喇叭你都没听见吧?多不安全啊……”

走到了家门口,妈妈还在跟我讲低头的危害,讲南怀瑾先生。

晚上的饭桌上妈妈还要继续啰嗦。

从饭菜的营养讲到当天的时事,再谈到我的表现,还会聊聊爷爷奶奶外婆外公……并且还会把曾讲过的再讲一遍。

经常会听到爸爸笑话妈妈说:“你这思维跑得太快了,刚刚还在说地,一下就说到天了!”哥哥也经常跟我打趣妈妈:“有些话妈妈说了三遍了……”

尽管这样,家里三个男人还是很爱围绕在这朵花的身旁,尤其是我!

每当妈妈的嘴巴变成机关枪,在她扣动扳机的那一刹那,我就是妈妈的忠实听众,并且时时提醒她:“小声,小声点!”

妈妈的啰嗦也让我掉面子。有次我请同学来我家玩,不知怎么,妈妈和我的同学聊上了。我同学随便问了一句:“阿姨老家在哪里?”

结果,妈妈不但跟我的同学骄傲地说起了家乡,还谈到关于家乡的诗词。

妈妈在那滔滔不绝,而我的同学则在对着我暗地挤眉弄眼!哎哟,这啰嗦的妈妈!

妈妈有些啰嗦还是挺管用的。有次我某科考试,差点不及格。那天放学我像个无业游民,晃荡着回了家,向“上级”汇报工作后便开始写作业。我越写越没有心思,这时妈妈搬张凳子,轻轻放在我旁边,悄悄地坐下来,她一手拿着我的试卷,另一只手握着支铅笔,两眼盯着试卷,时而写写时而皱皱眉头。

我既难过又害怕,干脆放下笔停止做作业了。

妈妈开门见山地开始啰嗦了:“没必要过多的沉浸在痛苦之中,这会浪费你大量的时间,我们来分析原因,看哪些知识点没掌握!” 

她一题一题地耐心分析:这题是书本上的原话啊,你不熟悉教材;这题老师复习资料上有啊,你没有去背诵;这题老师课堂应该有讲过相关知识点吧,上课集中精神才行……妈妈苦口婆心,教我背诵的方法,比如口诀法概括法等,还跟我讲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妈妈这些啰嗦话,我记住了并获益颇多。

我曾很依恋妈妈的啰嗦。记得妈妈第一次要我独自睡觉时,没有妈妈的睡前故事,我很害怕,那次和爸妈分房睡觉没有成功;后来见到身边的同龄人都是单独睡觉,重要的是妈妈每晚仍旧都会来我房间跟我啰嗦一番,要么故事要么谈心,我终于成功地独自睡觉了。

小时候,我懂得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很大部分是得益于妈妈的啰嗦。儿时睡前妈妈曾啰嗦过的“做人要善良诚信、生活要健康快乐”等故事和教诲我现在还没忘记。不过我忘了什么时候,啰嗦妈妈成功把我交给了书籍,在我睡前便是书籍代替了妈妈的啰嗦。

妈妈也有不啰嗦的时候。第一就是我有数学题不懂的时候,妈妈只一句:“自己想想!”因为妈妈不擅长数学。第二就是妈妈生病的时候。妈妈经常会腰疼肚子疼,她说是剖腹生我时落下的病。

我对妈妈说:“早知道妈妈不生我还好,就不会腰疼肚子疼了!”妈妈只三言两语:“你是多少财富都换不来的宝贝呀,谢谢你来陪着妈妈成长!这点疼算什么!”

嗯,怎么是我陪妈妈成长呢?不是妈妈陪我成长吗?——不管怎样,在妈妈的啰嗦滋养下,我就这么长大了……


名|师|点|评

开篇采用对比,突出妈妈非同一般的啰嗦。一句话独立成段,既简洁扣题,又引人阅读。接着从路上偶遇妈妈,妈妈和我同学聊天,给我讲故事、指导学习等事件的描绘,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最后用妈妈不啰嗦的时候做整体对比,让妈妈的形象由可笑进而变得可爱与可敬;妈妈啰嗦的本质也一步步水落石出。这啰嗦的背后是经验、是学识,更是无尽的爱意。 (点评老师:聂德森,中学高级教师,广外番禺外校校长。)


征|文|启|事

#我的父亲#“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父母之于孩子,是守护,是牵绊,是深爱,是倾其一生的血脉感情。母亲节过后,父亲节即临,你对父亲有何印象?你的父亲扮演着怎样的家庭角色?你们之间,发生过哪些故事?写下来,分享你的观察和感悟。

征文对象:中小学生

体裁:纪实(诗歌、文言文除外)

截稿时间:2020年6月21日

投稿网址:http://h5.oeeee.com/zuowen/

或扫码进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

微信图片_20200415161811.jpg


平|台|简|介

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面向中小学生,聚合优秀师资,提供别具一格的写作主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主写作。每周精选部分优秀作品刊登于报纸,并邀请名师名家点评作品。

福利卡.jpg


统筹:南都记者 梁艳燕   

执行:南都记者 刘雪 梁艳燕

编辑:刘兰兰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