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作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多的工作,以及近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常委会重点抓的四项工作,并从6个方面部署了2020年工作。
为了更清晰感受政协工作发展,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对2013年至今的8份工作报告进行了文本分析,告诉你报告里的热词、新词,以及近几年全国政协围绕“协商”、“履职”又是如何做的。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报告相比过往精简了大约1/3,只有约6500字。
【报告热词/趋势词】
*根据历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全文梳理。圆形越大代表报告全文中该词出现频次越多,数字为2020年报告中该词出现词频。
数据显示,“协商”、“调研”、“团结”、“制度”等是近年来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里的常见热词。今年因为报告文字精简,或对热词出现频率有影响。其中,“协商”是所有热词里最高频的,今年为52次,仍是报告中出现最多的;“履职”一直被重点提及,去年20次,今年在文本缩减的情况下依然出现17次;报告对协商议政质量的关注在2019年高涨,而今年“质量”也被提及10次。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发现,“治理”一词今年出现了13次,为历年最多,除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关内容,还有就“加强依法治理等积极建言”、“就两岸基层治理等交流沟通”等表述。“制度”一词也创下频次新高,为32次。另一个频次增加的词是“担当”,去年5次,今年9次,包括责任担当、干部担当、肯担当、善担当、真担当等。而“凝聚”一词从去年开始猛增,今年被提及12次。
另外,今年的报告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做了专门汇报,“疫情”一词出现8次。
【热词新CP】
*根据2020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工作回顾部分梳理,热词CP为报告内与热词相关联工作内容。
热词的“搭档”展现政协工作动态及进程。以履职为例,今年报告提到,“增强履职便利度”“增强履职实效”“依托委员移动履职平台开展专项问卷调查”、“在委员移动履职平台推出48个主题议政群”、“完善中共党员常委履职点评制度”、“健全委员履职档案制度”、“健全常委提交履职报告制度”等……
此外,在2020年的工作中,报告提出要树立正确履职观,深刻认识建言资政是履职成果、凝聚共识也是履职成果,甚至是更重要的成果等。
【报告新词】
*根据2019年和2020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全文总结梳理。
这两年政协工作有些什么变化?从报告新词方面看,2019年的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出现了“委员履职档案”、“委员移动履职平台”和“委员讲堂”等新词,2020年的报告中出现的新词包括: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强化港澳委员政治责任、政协协商广泛多层制度化、国家治理效能、互动式协商讨论、书香政协等。
2020方向盘!秒懂言读全国两会
请点击下图,8年数据,看懂趋势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统筹:邹莹 程姝雯
数据采集分析:李润泽子 潘珊菊
设计:杨晨悦 刘寅杉
技术:王思逸 李别清 孔一行 邓捷敏
编辑:凌慧珊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2020年全国两会
2020方向盘!秒懂言读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