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不幸殉职的广东省清远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管科科长欧志强的告别仪式会在清远市殡仪馆举行。5月17日晚,欧志强在连续加班后回家途中昏迷,于5月18日1时35分抢救无效殉职,年仅51岁。
“太突然了。”欧志强曾经的师父、退休民警刘韶明在参加告别仪式后叹息,在他眼中,欧志强始终工作认真,富有爱心。即使在刘韶明退休后,他与欧志强也常常联系,“就算他工作忙,他也会打个电话,问一问我身体怎么样。”
欧志强。图据清远交警
九天侦破“三无”案件,锁定肇事车辆
“他平常都叫我师父。”刘韶明向南都记者回忆,他与欧志强曾共事了四五年,欧志强刚参加工作时,刘韶明是欧志强第一任领导。处理交通事故曾是刘韶明的主要工作,从欧志强还是新民警时,他便开始培养欧志强在该领域的工作能力。
“可能我也后悔,也许不应该带他干这一行。他就是干这个工作太用力了。”刚刚参加完告别仪式会的刘韶明还记得,第一次带欧志强处理交通事故时,这个徒弟还不太适应面对逝者的遗体,“我告诉他不要慌,慢慢就习惯了。做这些工作必须要面对这些事,是没得推卸的。我们交警都是第一时间到现场。”
此后,欧志强从基层交警渐渐成长为交通事故处理的行家,屡次侦办疑难案件。
曾是清城交警大队事故中队辅警的任斌追忆了与欧志强一起工作时的往事。
“2009年‘12·13’重大逃逸事故是强哥带我一起侦办的,虽然是复杂疑难的案件,但他很快就找到了突破口,仅用9天时间就成功侦破了。”任斌介绍,这是一起典型的无监控视频、无目击者、无肇事车型的“三无”案件,警方仅获取到一段模糊的现场短视频,难以锁定嫌疑人及车辆,案情一度陷入僵局当中。
任斌回忆,欧志强多次深入事故现场,凭借着丰富的办案经验,欧志强很快就从模糊的视频中成功识别到肇事车辆的具体车型,通过比对现场遗留的碎片,最终锁定了肇事车辆。
经过欧志强和办案团队的共同努力,这起疑难案件仅用时9天便成功告破。
每年复核指导上千起案件,得到涉事方认可
“他业务很熟练,专业技能也强。”欧志强的同事陈慧川向南都记者回忆,两人相识多年,在他看来,欧志强能服众,如果是他安排的工作,大家都愿意主动承担,同事间有着“很深的兄弟感情”。
5月17日晚,陈慧川接到同事电话,得知欧志强在医院的消息。“我当时还不相信这件事。平时他也喜欢跟我们开玩笑,总说‘你血压又高,注意一下’,我说‘你也注意’。他还笑称他自己是18岁的身体。”
得知欧志强情况不好,陈慧川当晚赶往医院。5月18日凌晨1时35分,欧志强抢救无效殉职。
在欧志强的告别仪式会上,陈慧川见到了许多未接到通知也来送欧志强最后一程的人。他向南都记者回忆,欧志强对同事的关怀总是无微不至,“比如说工作的时候帮你倒个水,或者工作晚了,他会提议送同事回去。”
陈慧川介绍,欧志强曾分管交通事故复核工作,他总会查事故现场照片、勘察笔录等,每当有疑问时,欧志强就会前往曾经的事故现场查看环境。由于进行交通复查时,事故往往已经过去一两个月,现场许多痕迹都消失了,欧志强还是会观察道路周边环境、交通标志、标线等。
欧志强(左二)。图据清远交警
清城公安交警大队交管中队指导员刘星平回忆起其与欧志强最后一次相处:那次他们一起负责一宗需要复核的交通事故认定。
据清远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消息,2019年11月,清城区发生了一起摩托车与大货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事发后,清城公安交警大队交管中队经过现场调查,认定摩托车驾驶人负主要责任,大货车驾驶人负次要责任。
但大货车驾驶人对这一认定结果有异议,并对此提起了申诉,随后交警对案件开展调查。
“当时我们是从安全隐患角度出发认定,而欧志强则从大货车是否存在违法交通行为的角度进行认定。”刘星平回忆,由于双方认定的出发点不一样,他们为此多次开会进行讨论。
2020年5月9日,多次讨论后,清城公安交警大队交管中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管科和执法监督科相关人员再到现场进行调查取证。在确认大货车非停放在路面后,欧志强提出按照机动车、非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应遵循的基本通行原则,认定大货车司机免责,这一认定理由也得到刘星平等同行的认可。
据统计,自2013年负责交通事故案件复核工作以来,每年经欧志强复核的交通事故和业务指导案件达1000多起。值得注意的是,事事做到依法依规、公平公正的欧志强在作出认定结果后,均得到交通事故双方群众及家属的高度认可。
采写:南都记者 敖银雪
编辑:向雪妮,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新警察故事